yǎoqièchǐ

咬牙切齿

拼音yǎo yá qiè chǐ

注音ㄧㄠˇ ㄧㄚˊ ㄑㄧㄝˋ ㄔˇ

繁体咬牙切齒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深恶痛绝 痛心疾首 恨之入骨

反义词笑容可掬

咬牙切齿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
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

正音”,读作“qiè”,不能读作“qiē”。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见“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和“痛心疾首”“深恶痛绝”;都表示痛恨。但“咬牙切齿”偏重在痛恨的状态表情;可以用于对自己方面也可以用于对敌人方面的痛恨;多作口头;“痛心疾首”偏重于“”的心情上;往往指对内部人的痛恨;多用作书面语;“深恶痛绝”偏重于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方面;多用于书面语。

歇后语 1. 老太太吃炒蚕豆 —— 咬牙切齿
2. 老汉啃甘蔗 —— 咬牙切齿

谜语 斗蟋蟀 (谜底:咬牙切齿)

咬牙切齿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咬紧牙齿,表示非常悲痛愤恨。※语或本《韩非子・守道》。△“痛心疾首

【典源】

※《韩非子・守道》

人主离法失人,则危于伯夷不妄取,而不免于田成、盗跖之祸,何也?今天下无一伯夷而奸人不绝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则伯夷不失是而盗跖不得非;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人主[1][2]之中,而无[3][4][5]之患;人臣垂拱于金城之内,而无扼腕聚唇嗟唶之祸。

注解

[1]甘服:甘食美服。

[2]玉堂:宫殿的美称。

[3]瞋目:瞪大眼睛怒视。瞋,音chēn

[4]切齿:咬紧牙齿。表示非常悲痛愤恨。

[5]倾取:覆灭的意思。

【典故】

切齿”的“”,音qiè,是“密合”、“咬紧”的意思,所以与“咬牙”同义,因而组合成“咬牙切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样子。较早的文献只用“切齿”,《韩非子・守道》谈论保全国家的方法。韩非子认为,如果国家能够将法度确实建立,厚赏严刑,让人民有所依循,那么“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意思是说将法度建立好,君主就能在宫殿享受豪华的生活,没有人会瞪著眼睛,咬紧牙齿,愤恨地想要倾覆他了。后来“切齿”之上,另增同意的“咬牙”二字,成为“咬牙切齿”的成语,广为后人所用,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愤恨。

【书证】

  • 01.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正厅上坐著个㑇??问事官人,阶直下排两行恶哏哏行刑汉子,书案边立著个响珰珰责状曹司,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 02.《西游记》第二七回:“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 03.《金瓶梅词话》第九回:“来到下处,放了郓哥归家,不觉仰天长叹一声,咬牙切齿,口中骂淫妇不绝。”
  • 04.《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唐璧听罢,呆了半晌,咬牙切齿恨道:『大丈夫浮沉薄宦,至一妻之不能保,何以生为?』”
  • 05.《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诒书》:“王臣一来被他破荡了家业,二来又被他数落这场,三来不忿得这书,咬牙切齿,东张西望寻觅。”
  • 06.《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刘氏咬牙切齿,恨恨的骂了一番。”
  • 07.《三侠五义》第四三回:“他这几句话,说的个庞贼咬牙切齿,忿恨难当。”

【用法】

语义形容非常悲痛愤恨。

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

例句

一提起仇人,只见他咬牙切齿地骂个不停。

他怒气冲冲,咬牙切齿,要去找对方算帐。

老李被儿子气得咬牙切齿,差点就要中风了。

小明咬牙切齿地骂著这个骗子:“你还算是人吗?”

看著老王那咬牙切齿的样子,大家连半句话都不敢说。

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后,每个人都咬牙切齿,愤恨不平。

辛苦研发的成果,最后竟然遭到剽窃,每个工作人员都恨得咬牙切齿

咬牙切齿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ite one's lips and graw one's teeth
  2. 歯(は)ぎりして悔(くや)しがる
  3. grincer des dents(nourrir une haine implacable contre)
  4. скрежетáть зубáми

咬牙切齿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咬牙切齿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qiēqiè), 刀部,共4画

1、切 [ qiē ]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如:~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2、切 [ qiè ]

密合,贴近。如:~当( dàng )。~肤(切身)。~己。亲~。

紧急。如:急~。迫~。

实在。如:~忌。恳~。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读音(yǎo), 口部,共9画

1、咬 [ yǎo ]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如:~啮。~噬。~紧牙关。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如:~合。~住扣。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如:一口~定。乱~好人。

狗叫。如:鸡叫狗~。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如:~字儿。~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追赶进逼。如:双方比分~得很紧。

读音(yá), 牙部,共4画

1、牙 [ yá ]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如:~垢。~龈。~碜。~祭。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如:抽屉~子。

特指象牙。如:~雕。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如:~商。~行。

姓。

齿

读音(chǐ), 齿部,共8画

1、齿 [ chǐ ]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如: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如:~轮。锯~。梳子~儿。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如: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并列。如: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谈到,提及。如:~及。不足~数。

触。如:~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咬牙切齿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