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tiào

龙跳虎伏

拼音lóng tiào hǔ fú

注音ㄌㄨㄥˊ ㄊㄧㄠˋ ㄏㄨˇ ㄈㄨˊ

繁体龍跳虎伏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龙跳虎卧

龙跳虎伏的意思

折叠 展开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龙跳虎伏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fú), 亻部,共6画

1、伏 [ fú ]

趴,脸向下,体前屈。如:~卧。~案读书。

低下去。如:此起彼~。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如:~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如:降~。降龙~虎。

隐藏。如:~兵。埋~。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如:~日。~旱。~暑。~天。

姓。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1、虎 [ hǔ ]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如:~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如:~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读音(tiàotáo), 足部,共13画

1、跳 [ tiào ]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如:~跃。~水。~荡。~跶。~高。~远。~舞。弹( 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越过。如:~班。~棋。~槽。

一起一伏地动。如:心~。眼~。心惊肉~。

2、跳 [ táo ]

古同“逃”。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1、龙 [ lóng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恐~。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颜。~体。~袍。

姓。

龙跳虎伏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