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shì

力均势敌

拼音lì jūn shì dí

注音ㄌㄧˋ ㄐㄩㄣ ㄕˋ ㄉㄧˊ

繁体力均勢敵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势均力敌 力钧势敌

反义词天差地别

力均势敌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例子《周书·儒林传·乐逊》:“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力均势敌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即“势均力敌”。见“势均力敌”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势均力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势均力敌”这个词语,一般用来指称双方势力与情势相当。在《逸周书・卷八・史记解》中有段话:“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竟进争权,下争朋党,君弗禁,南氏以分。”其中的“”通“”,和“”字一样都是等同的意思。整句话是说:以前在有南氏这个国家,有两个臣子极受君王宠信,双方权势相当,为了胜过对方,两人于是各自结党营私,明争暗斗,最后终于导致国家分裂。后来“势均力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势均力敌”一语,有时亦作“力均势敌”,如《尹文子》逸文:“两智不能相救,两贵不能相临,两辩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便是描述双方力量相当,所以在智、贵、辩三方面都无法分出高下。

【书证】

  • 01.《太平御览・卷四三二・人事部・智》引《尹文子》逸文:“两智不能相救,两贵不能相临,两辩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
  • 02.《周书・卷四五・儒林列传・乐逊》:“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彊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力均势敌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 Roland for an Oliver(balance of forces)

力均势敌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lì), 力部,共2画

1、力 [ lì ]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如:~气。~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如:视~。生产~。控制~。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如:~学。作用~。保守~。

用极大的力量。如:尽~。~挫。~挽狂澜。

姓。

读音(shì), 力部,共8画

1、势 [ shì ]

权力,威力。如:~力。权~。~利。~均力敌。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如: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读音(jūn), 土部,共7画

1、均 [ jūn ]

平,匀,引申为调和。如:~衡。势~力敌。平~。

皆,都,老少~安。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钟〕古代乐器。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读音(dí), 攵部,共10画

1、敌 [ dí ]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如:~人。~方。~寇。

指敌人。如:~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抵挡。如:寡不~众。

相当。如: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如:~意。“诸侯~王所忾”。

力均势敌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