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gǒucáng

含垢藏疾

拼音hán gǒu cáng jí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含垢纳污

含垢藏疾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宽仁大度。

例子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三国志 魏公孙渊传》)

含垢藏疾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国君应有容忍耻辱的宽大气度。《周书・卷二十・贺兰祥传》:“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邻好,申之以婚姻。”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亦作“含垢纳污”。

含垢藏疾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含垢藏疾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hán), 口部,共7画

1、含 [ hán ]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如:~一口水。~漱剂。~英咀( jǔ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如:包~。~义。~量。~苞。~蕴。~混。~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如:~怒。~羞。~情。

读音(gòu), 土部,共9画

1、垢 [ gòu ]

污秽,脏东西。如: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同“诟”。

读音(jí), 疒部,共10画

1、疾 [ jí ]

病,身体不舒适。如:~病。目~。残~。讳~忌医。

一般的痛苦。如:~苦。

疼痛。如:~首蹙额。

恨。如:~恶如仇。

同“嫉”,妒忌。

弊病,缺点:“寡人有~”。

快,迅速。如:~步。~走。~进。~驰。~足先得。

读音(cángzàng), 艹部,共17画

1、藏 [ cáng ]

隐避起来。如: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收存起来。如:收~。~品。~书。储~。

2、藏 [ zàng ]

储放东西的地方。如:~府。宝~。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如: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如:~族。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同“臟”。

含垢藏疾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