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oguānghuì

韬光晦迹

拼音tāo guāng huì jì

注音ㄊㄠ ㄍㄨㄤ ㄏㄨㄟˋ ㄐㄧˋ

繁体韜光晦跡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韬光养晦

韬光晦迹的意思

折叠 展开

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例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

韬光晦迹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醒世恒言・卷四十・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单说著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亦作“晦迹韬光”。

韬光晦迹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conceal one's talents and withdraw from society

韬光晦迹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迹”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迹”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韬光晦迹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uāng), ⺌部,共6画

1、光 [ guāng ]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如: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荣誉。如:~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使显赫。如:~大。~宗耀祖。

景物。如:春~明媚。

光滑。如:~滑。~洁。~泽。

完了,一点不剩。如:杀~烧~。吃~用~。

露着。如:~膀子。

单,只。如:~剩下一口气。

姓。

读音(huì), 日部,共11画

1、晦 [ huì ]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如:~朔。

夜晚。如:~明。风雨如~。

昏暗不明。如:~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

不顺利,倒霉。如:~气。

读音(jì), 辶部,共9画

1、迹 [ jì ]

脚印。如:踪~。足~。血~。笔~。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如:印~。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如:古~。实~。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读音(tāo), 韦部,共14画

1、韬 [ tāo ]

弓或剑的套子。

隐藏,隐蔽。如:~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用兵的谋略。如:~钤。~略。

韬光晦迹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