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hánshù

胆寒发竖

拼音dǎn hán fā shù

注音ㄉㄢˇ ㄏㄢˊ ㄈㄚ ㄕㄨˋ

繁体膽寒發豎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毛骨悚然 心惊胆战

反义词镇定自若

胆寒发竖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形容恐怖之极。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害怕。

胆寒发竖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胆寒发竖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1、发 [ fā ]

交付,送出。如:分~。~放。~行(批发)。

放,射。如:~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如:~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如:~散。

开展,张大,扩大。如:~展。~扬。

打开,揭露。如:~现。~掘。

产生,出现。如:~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如:~面。

显现,显出。如:~病。~抖。~憷。

开始动作。如:~动。

引起,开启。如: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如:~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2、发 [ fà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如:头~。鬓~。怒~冲冠。

读音(hán), 宀部,共12画

1、寒 [ hán ]

冷,与“暑”相对。如:~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害怕。如:~心。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如:~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读音(shù), 立部,共9画

1、竖 [ shù ]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如:~立。~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琴。~起耳朵听。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如:~着写。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如:童~。~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读音(dǎn), 月部,共9画

1、胆 [ dǎn ]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如:~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如:~量。~气。壮~。~魄。~大妄为( wéi )。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如:球~。暖瓶~。

胆寒发竖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