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dǎowāi

东倒西歪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注音ㄉㄨㄥ ㄉㄠˇ ㄒㄧ ㄨㄞ

繁体東倒西歪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杂乱无章 一团乱麻

反义词有条不紊 井井有条

东倒西歪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出处元・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东倒西歪,二人径入殿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正音”,读作“dǎo”,不能读作“dào”。

歇后语 1. 二醉汉睡觉 —— 东倒西歪
2. 不倒翁坐大车 —— 东倒西歪
3. 破庙的菩萨 —— 东倒西歪

谜语 二醉汉睡觉 (谜底:东倒西歪)

东倒西歪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①】

摇晃欲倒的样子。《水浒传・第二十八回》:“虽然带著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亦作“东歪西倒”、“西歪东倒”。

倾倒零落的样子。《封神演义・第九十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得七横八竖。”《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释义②】

(1)摇晃欲倒的样子。《见《水浒传・第二八回》:“虽然带著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醒世恒言・卷二九》:“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2)倾倒零落的样子。《见《封神演义・第九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七横八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东倒西歪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dilapidated(out of line; falling)
  2. 傾(かたむ)いて倒(たお)れかかっている,ふらふらとよろめく
  3. chanceler(menacer ruine)
  4. покоситься

东倒西歪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dōng), 一部,共5画

1、东 [ dōng ]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如:~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如: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请客出钱的人。如:作~。

姓。

读音(dǎodào), 亻部,共10画

1、倒 [ dǎo ]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如: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如:~手。~换。~车。~卖。~仓。~戈。

2、倒 [ dào ]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如:~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如:~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如:~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如:~退。~车。

却。如: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读音(wāi), 一部,共9画

1、歪 [ wāi ]

不正,偏斜。如:~斜。~曲( qū )。

不正当,不正派的。如:~理。~诗。~才。~风。

侧卧休息。如:我~一会儿。

西

读音(xī), 西部,共6画

1、西 [ xī ]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如:~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如:~学。~画。~餐。~医。

姓。

东倒西歪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