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jiǎoyángchūn

有脚阳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注音ㄧㄡˇ ㄐㄧㄠˇ ㄧㄤˊ ㄔㄨㄣ

繁体有腳陽春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阳春有脚

有脚阳春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承春:指春天。
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出处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子明·张景《飞丸记·全家配远》:“有脚阳春司谳听,谩说道官清民靖。”

故事 唐中宗时,谏议大夫宋璟因为直言劝谏被贬为刺史,他在地方当官,为政清廉,每到一处,都尽力为当地百姓做好事,家家户户都能安居乐业,人们称赞他是有脚阳春,给人们带来温暖,唐玄宗时,他又几次升贬,最后担任宰相。

有脚阳春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唐代宋璟为太守时,爱民恤物,时人称为“有脚阳春”。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有脚阳春》。后称颂官吏爱护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鱼儿・怪朝来词》:“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明・张景・飞丸记・第十九出》:“有脚阳春司谳听,谩说道官清民靖。”亦作“阳春有脚”。

有脚阳春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chūn), 日部,共9画

1、春 [ chūn ]

一年的第一季。如:~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两性相求的欲望。如:~心。怀~。

生机。如:大地回~。

姓。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1、有 [ yǒu ]

存在。如:~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如: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如:~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如:~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夏。~宋一代。

2、有 [ yòu ]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jiǎo), 月部,共11画

1、脚 [ jiǎo ]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如:~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最下部。如:~注。山~。墙~。

剩下的废料,渣滓。如:下~料。

〔~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如:~夫。~行( háng )。~钱。拉~。

读音(yáng), 阝部,共6画

1、阳 [ yáng ]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 268A)。

指“太阳”如:~光。~面。~历。向~。夕~。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如: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温暖。如:~春。

外露的,明显的。如:~沟。~奉阴违。

凸出的。如:~文图章。

关于活人的。如:~间(人世间)。~宅。~寿。

带正电的。如:~极。~电。~离子。

男性生殖器。如:~痿。

古同“佯”,假装。

姓。

有脚阳春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