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ng

举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注音ㄐㄩˇ ㄑㄧˊ ㄅㄨˋ ㄉㄧㄥˋ

繁体舉棋不定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

反义词当机立断 斩钉截铁

举棋不定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举:拿起;拿着。
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举棋不定(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正音”,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最慢落子的下棋人 (谜底:举棋不定)

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殖将国君卫献公驱逐,另立公孙剽为国君。临终前嘱咐儿子宁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宁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大夫大叔仪事后对宁喜说:“你这样举棋不定会招致大祸的。”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宁喜。

举棋不定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典源】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乌乎!《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宁子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1]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2],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注解

[1]宁子:宁喜,春秋卫国人,生卒年不详。宁,音nìng

[2]耦:音ǒu,指下棋的对手。

【典故】

举棋不定”本指下棋时,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一个故事:春秋时,因为无道被驱逐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臣来和宁喜商议回国复位的事情,宁喜同意了。大叔文子听到之后就说:“唉!《诗经》有言:『我自身都不见容于人,哪里还顾得到我的后代?』宁喜可说是不顾后代的人。怎么可以答应这件事呢?君子行事要考虑周密,《书经》上说:『凡事自始至终都抱持谨慎小心的态度,才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诗经》也说:『要日夜努力不懈,全心全意地侍奉国君。』今天宁喜对迎立国君复位这事的态度还不如下棋来得慎重,他怎能免除祸害呢?下棋的人如果拿著棋子却不知道下在哪里好,就无法战胜对手,更何况是迎立国君这样的大事而无法拿捏恰当?他一定免不了灾祸。九世相传的卿族,若这样一举被灭掉,真是太可悲了!”果然,卫献公回国重登王位之后,便找了个借口,把宁喜全族给灭了。后来“举棋不定”就用来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书证】

  • 0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源)
  • 02.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二・酷忍》:“承干既废,立高宗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谏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 03.《新唐书・卷八○・太宗诸子列传・郁林王恪》:“(长孙)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 04.《续资治通鉴・卷一四一・宋纪一四一・孝宗乾道六年》:“弈者举棋不定犹且不可,况谋国而无定规乎?”

【用法】

语义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

类别用在“犹豫不决”的表述上。

例句

正式棋赛,对弈者举棋不定,也是要扣时间的。

请你快走下一步,别老是举棋不定,否则这盘棋下不完了。

语义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类别用在“犹豫不决”的表述上。

例句

请你别再举棋不定了,机会稍纵即逝。

眼前已无时间让你举棋不定,请该断立断。

我讨厌他那种举棋不定的态度,令人无法捉摸。

他这种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个性,真令人心急。

身为领导人,就是要果断,最忌讳对政策举棋不定

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父亲的一番话帮助我作出了抉择。

妳如果再这样举棋不定,会害苦了这两位同时爱上妳的男士。

是出国深造呢?抑是投入职场工作?他考虑了又考虑,仍然举棋不定

真的嫁给他吗?当面临抉择时,平日果断的她一时之间也举棋不定了。

举棋不定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hesitant
  2. 態度(たいど)を決(けっ)しがたい
  3. irrésolu(indécis)
  4. sich nicht entscheiden kǒnnen(unschlüssig)
  5. быть в нерешительности

举棋不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举棋不定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jǔ), 丶部,共9画

1、举 [ jǔ ]

向上抬,向上托。如:~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如:~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如:~义。~办。创~。

提出。如:~要。~例。

推选,推荐。如:推~。荐~。

全。如:~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如: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读音(dìng), 宀部,共8画

1、定 [ dìng ]

不动的,不变的。如:~额。~价。~律。~论。~期。~型。~义。~都( dū )。~稿。~数( shù )(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

使不变动。如:~案。~罪。决~。确~。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如:大局已~。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如:心神不~。

确凿,必然的。如:必~。镇~。

预先约妥。如:~计。~情。~货。~做。

姓。

读音(qí), 木部,共12画

1、棋 [ qí ]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如:象~。围~。~盘。~道。星罗~布。举~不定(喻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