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guòshí

名过其实

拼音míng guò qí shí

注音ㄇㄧㄥˊ ㄍㄨㄛˋ ㄑㄧˊ ㄕˊ

繁体名過其實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名不副实

反义词名副其实

名过其实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宋·刘炎《迩言》:“曰:汉祖实副其名,唐宗名过其实。”

名过其实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名声超过实际。《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情行合名,祸福不虚至矣。”《晋书・卷三十八・文六王传・齐王攸传》:“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今自薨陨,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

名过其实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e something more in name than in reality

名过其实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qíjī), 八部,共8画

1、其 [ qí ]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如: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如:~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那里面的。如:~中。只知~一,不知~二。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词尾,在副词后。如:极~快乐。大概~。

2、其 [ jī ]

jī ㄐㄧˉ 〔郦食( yì )~〕中国汉代人

读音(míng), 夕部,共6画

1、名 [ míng ]

人或事物的称谓。如:~字。~氏。~姓。~义。~分( 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如: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叫出,说出。如:不可~状。

声誉。如:~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如:~人。~士。~师。~将( 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占有。如:不~一文。

量词,用于人。如:三~工人。

读音(shí), 宀部,共8画

1、实 [ shí ]

充满。如:~心。充~。虚~。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如:~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植物结的果。如:果~。开花结~。

富足。如:殷~。富~。

读音(guòguoguō), 辶部,共6画

1、过 [ guò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如:~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如:~秤。~磅。~目。

超出。如:~于。~度( dù )。~甚。~奖(谦辞)。~量( liàng )。~剩。~犹不及。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如:~电影。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如:把这篇文章再~一~。

次,回,遍。如: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错误。如:~错。记~。

2、过 [ guo ]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如:看~。用~。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如:拿~来。走~去。

3、过 [ guō ]

姓。

名过其实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