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ohán

啼饥号寒

拼音tí jī háo hán

注音ㄊㄧˊ ㄐㄧ ㄏㄠˊ ㄏㄢˊ

繁体啼飢號寒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饥寒交迫 哀鸿遍野

反义词丰衣足食 家给人足

啼饥号寒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例子值岁凶,啼饥号寒(清・王晫《今世说 贤媛》)

正音”,读作“háo”,不能读作“hào”。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啼饥号寒”和“饥寒交迫”;都表示“挨饿受冻”的意思;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的反应为“”和“”是有声的;“饥寒交迫”偏重形容当事人受“”是无声的。

啼饥号寒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因饥饿寒冷而啼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形容饥寒交迫,极为贫困。《清・王晫・今世说・卷七・贤媛》:“宗定九,少时奉母陈,家居,值岁凶,啼饥号寒。”

啼饥号寒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cry from hunger and cold(cry in hunger and cold; live in hunger and cold; be poverty-stricken)
  2. vor Hunger und Kǎlte wimmern(in tiefstem Elend leben)

啼饥号寒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啼饥号寒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hàoháo), 口部,共5画

1、号 [ hào ]

名称。如:国~。年~。字~。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记号,标志。如:信~。暗号。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如:编~。~码。

扬言,宣称。如:~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

指某种人员。如:病~。伤~。

标上记号。如:~房子。把这件东西~上。

号令,命令。如:发号施~令。~召。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如:吹~。~兵。

量词,用于人数。如:昨天去了几十~人。

2、号 [ háo ]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如:呼~。~叫。

大声哭。如:哀~。~丧。~啕大哭。

读音(tí), 口部,共12画

1、啼 [ tí ]

哭,出声地哭。如:~哭。~泣。悲~。~笑皆非。

鸟兽叫。如:~鸣。~叫。虎啸猿~。

读音(hán), 宀部,共12画

1、寒 [ hán ]

冷,与“暑”相对。如:~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害怕。如:~心。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如:~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读音(jī), 饣部,共5画

1、饥 [ jī ]

饿。如:~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如:~荒。~馑(灾荒)。

啼饥号寒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