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ī

枯木死灰

拼音kū mù sǐ huī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心如死灰

枯木死灰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
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例子事物虽众,此其得之浅者,不过如枯木死灰而止耳。(宋・陈亮《与应仲实书》)

枯木死灰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槁木死灰”。见“槁木死灰”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槁木死灰”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槁木,干枯的木头。死灰,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却形体,追求清虚寂静的境界。据《庄子・齐物论》所载,战国人颜成子游因为看见老师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缓缓吐气,好像精神离开了形体一样,于是问:“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体可以像枯木般静立不动,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一样吗?南郭子綦回答说这是因为他已经忘掉自己的形体,进而达到对外物无动于衷,物我两忘的境界的缘故。后来“槁木死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如《红楼梦》第四回:“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

【书证】

  • 01.《宣和画谱・卷二・道释二・辛澄》:“大抵释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结跏,垂臂则袒肉,目不高视,首不轩举,淡然如枯木死灰。”
  • 02.《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若说照安公子这等人物……若说他既看得入眼,这心就同枯木死灰,丝毫不动,这心地也就太冷了,更不是情理。”

枯木死灰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dead trees and cold ashes(complete apathy)

枯木死灰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mù), 木部,共4画

1、木 [ mù ]

树类植物的通称。如: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木料、木制品。如:~材。~器。~刻。~匠。~已成舟。

棺材。如:棺~。

质朴。如:~讷(朴实迟钝)。

呆笨。如:~鸡。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如:麻~。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读音(kū), 木部,共9画

1、枯 [ kū ]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如: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如:~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读音(sǐ), 歹部,共6画

1、死 [ sǐ ]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如:~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不顾生命。如:~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固执,坚持到底。如:~心塌地。~卖力气。

无知觉。如:睡得~。

不活动,不灵活。如:~结。~理。~板。

不通达。如:~胡同。~路一条。

过时,失去作用。如:~文字。

极,甚。如:乐~人。

读音(huī), 火部,共6画

1、灰 [ huī ]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如:纸~。~烬。洋~。~飞烟灭。

尘土。如:~尘。

特指“石灰”如:~墙。~膏。

黑白之间的颜色。如:~色。~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沉沉。

志气消沉。如:心~意懒。

枯木死灰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