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inànjiěfēn

排难解纷

拼音pái nàn jiě fēn

注音ㄆㄞˊ ㄋㄢˋ ㄐㄧㄝˇ ㄈㄣ

繁体排難解紛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排忧解难 息事宁人

反义词挑拨离间 推波助澜 搬弄是非 拨弄是非

排难解纷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
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何足为奇。(清・李渔《意中缘 设计》)

正音”,读作“nàn”,不能读作“nán”。

辨形”,不能写作“”。

故事 公元前258年,秦国派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王向魏王求救。魏王派辛垣衍到邯郸劝赵国尊秦昭王为帝。齐国的鲁仲连听说此事就去见辛垣衍,讲秦称帝的诸多坏处。魏公子无忌夺权出兵解围,平原君酬谢鲁仲连为赵国排难解纷。

排难解纷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排除危难,解决纷争。语本《战国策・赵策三》。

【典源】

《战国策・赵策三》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1]欲封[2],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3]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4]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注解

[1]平原君:赵胜,?∼公元前351,战国赵武灵王的儿子。封于平原,故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为赵之名相。

[2]鲁仲连:又称鲁连,战国时齐人,生卒年不详。曾游于赵,为赵国解除危难,常替人排解纷争而不接受报酬。今人或称替人调解纠纷者为鲁仲连。

[3]千金:黄金千两。

[4]商贾:即商人。贾,音

【典故】

据《战国策・赵策三》载,有一次秦国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魏王虽然派出将军晋鄙带兵前往救援,但是终究害怕秦国的势力,不敢正面交战,所以就把军队驻扎在边境上,按兵不动。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将军辛垣衍为使臣,前去邯郸劝说赵王拥戴秦王为皇帝,这样秦王就会退兵。当时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在赵国游历,听说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平原君为他引见辛垣衍。鲁仲连见了辛垣衍,向他解说当时的局势以及秦国的计谋,晓以大义。辛垣衍听了之后如梦初醒,除感佩鲁仲连的高见之外,并打消了劝说赵国的念头,而返回魏国。不久,魏国的公子无忌(信陵君)以计夺取晋鄙军队前来救赵,击退秦军,解除了赵国的危机。平原君很感激鲁仲连的帮助,要封赏他,但是鲁仲连再三的推辞,坚持不肯接受。于是平原君设宴款待,准备以黄金千两用祝寿名义送给鲁仲连。鲁仲连笑著对平原君说:“士人之所以为天下人所敬重,是由于为人排解祸患、困难、纷争,而不求报酬。如果要求有所报酬的,那是商人的行为。”于是坚持不拿千两的黄金,并辞别平原君,离开了赵国。后来“排难解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纷争。

【书证】

  • 01.《旧唐书・卷一七九・张濬列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
  • 02.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若书生者,不护小行,而能排难解纷,殆侠士之流乎!”
  • 03.宋・汪藻〈奏论诸将无功状〉:“所谓为民主者,平日取民财力以养兵,缓急之时,排难解纷,而使民安业也。”
  • 04.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三一出:“为臣子者,须当卧薪尝胆,带甲枕戈,为国家出一死力,排难解纷。”
  • 05.清・李渔《意中缘》第二七出:“这是眉公一诗之力,小弟何功之有!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何足为奇。”
  • 06.《聊斋志异・卷九・农妇》:“邑西磁窑坞有农人妇,勇健如男子,辄为乡中排难解纷。”
  • 07.《镜花缘》第三八回:“凡有邻邦,无论远近,莫不和好。而且有求必应,最肯排难解纷,每遇两国争斗,他即代为解和,海外因此省了许多刀兵,活了若干民命。”
  • 08.《荡寇志》第三二回:“家中有五六千金的财帛,最爱交游,慷慨好施,排难解纷。”
  • 09.《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说起来,人生在世,都有个代劳任怨的刚肠,排难解纷的侠气,成全朋友,怜恤骨肉。”
  • 1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这排难解纷,最是一件难事!遇了要人排解的事,总是自己办不下来的了,所以尤易感激。”
  • 11.《清史稿・卷一五六・邦交志四》:“此岛华民不下三万人,向由商董立中华会馆,排难解纷。”

【用法】

语义指排除危难,解决纷争。

类别用在“疏通协调”的表述上。

例句

为人排难解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使当事人折服。

他为人古道热肠,找他帮忙排难解纷,绝对没问题。

老里长很热心,常为民众排难解纷,深受里民敬重。

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可是族里排难解纷不可或缺的人。

乐于为人排难解纷的人都有个特色──既热诚又聪明。

要是没您出面排难解纷,我们夫妻可能早已各分东西了。

他善于排难解纷,街坊邻居有什么争执,往往都麻烦他出面解决。

排难解纷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mediate disputes
  2. помогáть преодолеть трудности

排难解纷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排难解纷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páipǎi), 扌部,共11画

1、排 [ pái ]

除去,推开。如:~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

摆成行列。如:~列。~队。~字。~印。~笔。~场。

排成的行列。如:~头。前~。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练习演戏。如:~戏。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木~。竹~。~运。

2、排 [ pǎi ]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读音(fēn), 纟部,共7画

1、纷 [ fēn ]

众多,杂乱。如:~~。~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读音(jiějièxiè), 角部,共13画

1、解 [ jiě ]

剖开,分开。如:~剖。分~。瓦~。~体。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如:~开。~甲归田。~囊相助。

除去,除,废除,停止。如:~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

溶化。如:溶~。~冻。

讲明白,分析说明。如:~释。~析。~说。劝~。~嘲。

懂,明白。如:理~。见~。

调和,处理。如:~决。和~。调( tiáo )~。排~。

高兴,开心。如:~颜而笑。

排泄。如:~手。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演算方程式。如:~方程。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2、解 [ jiè ]

发送。

押送财物或犯人。如:押~。起~。~差( chāi )。~回北京。

3、解 [ xiè ]

古同“懈”,松弛,懈怠。

古同“邂”,邂逅。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如:卖~的。跑马卖~。

〔~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姓。

读音(nánnànnuó), 隹部,共10画

1、难 [ nán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如:~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如:~免。~为。~保。~怪。~倒( dǎo )。~道。~能可贵。

不好。如:~听。~看。

2、难 [ nàn ]

灾祸,困苦。如:~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仇怨。如:排~解纷。

诘责,质问。如:发~。非~。责~。

3、难 [ nuó ]

古同“傩”。

排难解纷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