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wéi

指鹿为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注音ㄓˇ ㄌㄨˋ ㄨㄟˊ ㄇㄚˇ

繁体指鹿爲馬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颠倒黑白 混淆是非

反义词循名责实 是非分明

指鹿为马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正音”,读作“zhǐ”,不能读作“zhí”;“”,读作“wéi”,不能读作“wèi”。

辨析见“混淆是非”。

谜语 点石成金 (谜底:指鹿为马)

故事 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鹿,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

指鹿为马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将鹿指称是马,借以展现自己的威权。比喻人刻意颠倒是非。#典出汉・陆贾《新语・辨惑》。

【典源】

#汉・陆贾《新语・辨惑》

[1]之时,[2]驾鹿而从行。王曰:“[3]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从邪臣之言。鹿与马之异形,乃众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别其是非,况于[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义断金。”群党合意,以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详。始皇帝崩,宦者赵高矫诏杀长子扶苏,立次子胡亥为帝,称为“二世”。在位三年,后为赵高所杀。

[2]赵高:?∼公元前207,秦时宦官。始皇崩于沙丘,赵高伪造遗诏,立胡亥为二世,杀李斯,自为丞相,专权用事。旋又弑二世,立子婴为帝,后为子婴所诛。

[3]丞相:指赵高。

[4]暗昧:不明白、不清楚。暗,音àn。昧,音mèi

参考

另可参考:《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典故】

赵高是个生性奸诈、颇具野心的人,想要篡夺朝中大权。秦始皇帝病逝时,假传圣旨,赐死秦始皇长子扶苏,接著立次子胡亥为帝,即秦二世,自己则当了丞相。当时胡亥年纪甚轻,因此赵高便专权揽政,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进而想要谋夺帝位,却又怕朝中大臣们不服,于是就想出一个方法来试探。有一天,赵高就驾鹿跟随著秦二世外出,秦王看见了就问说:“你为何骑著鹿呢?”赵高回答:“这是一匹马。”秦王说:“你错把鹿当成马了。”赵高说:“皇上若不相信我所说的,可以问问其他人。”群臣中有人说是鹿,也有人说是马。这时候秦王竟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却相信了奸臣的说法。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指鹿为马”,用来比喻人刻意颠倒是非。

【书证】

  • 01.《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
  • 02.《周书・卷一・文帝纪上》:“而欢(指高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包藏凶逆,伺我神器。是而可忍,孰不可容!”
  • 03.《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 04.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三一出:“哎!只要你引凤求凰,管甚么指鹿为马。”

【用法】

语义比喻人刻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类别用在“蛮横胡为”的表述上。

例句

独裁者大权在握,往往指鹿为马,胡作非为。

只有玩弄权力的奸臣,才会指鹿为马,作威作福。

纵然是长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

今天经理说话真是蛮横无理,居然指鹿为马,是非不分。

他竟然敢在大众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胆大妄为。

社会上多的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人,媒体报导不可不慎。

这件事情的真相,就在有心人指鹿为马地误导下混淆莫辨了。

政客们指鹿为马的言论,时有所闻,难怪社会人心惶惶不安。

凶手一直指鹿为马,企图推卸刑责,最后才在目击者指证历历下俯首认罪。

指鹿为马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call a stag a horse
  2. извращáть истину(выдавáть одно за другое)

指鹿为马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wéiwèi), 丶部,共4画

1、为 [ wéi ]

做,行,做事。如:~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当做,认做。如:以~。认~。习以~常。

变成。如:成~。

是。如:十两~一斤。

治理,处理。如:~政。

被。如:~天下笑。

表示强调。如:大~恼火。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如:敌未灭,何以家~?

姓。

2、为 [ wèi ]

替,给。如:~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表目的。如:~了。~何。

对,向。如:不足~外人道。

帮助,卫护。

读音(zhǐ), 扌部,共9画

1、指 [ zhǐ ]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如: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如:下了三~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如:~着。~画。~南针。~手画脚。

点明,告知。如:~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直立,竖起。如:令人发( fà )~(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如:~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1、马 [ mǎ ]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如:~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如:~蜂。~勺。

姓。

鹿

读音(lù), 鹿部,共11画

1、鹿 [ lù ]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

粗,粗劣。如:~裘。~布。~床。

姓。

指鹿为马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