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gēncuòjié

蟠根错节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注音ㄆㄢˊ ㄍㄣ ㄘㄨㄛˋ ㄐㄧㄝˊ

繁体蟠根錯節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盘根错节 槃根错节

蟠根错节的意思

折叠 展开

错:交错;节:枝节。
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出处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复杂。

蟠根错节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蟠根”犹“盘根”。“蟠根错节”犹“盘根错节”。见“盘根错节”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盘根错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盘根错节”的原义是树根盘屈,枝节交错;也可用来比喻事情复杂,不易分解。东汉虞诩因曾得罪大将军邓隲,邓隲一直等待时机想要报复。不久朝歌一带发生暴乱,邓隲故意陷害虞诩,让他被派到朝歌当县长。虞诩的亲友都来慰问他,虞诩反而笑著说:“有操守的臣子,遇到难办的事不会逃避;就像砍树时,如果没有遇到长得盘根错节的树木,又怎能显出斧头的锋利呢?这正是我立功的好时机,我很奇怪诸位因此来慰问我。”果然虞诩上任后,一举平定了朝歌的动乱。后来“盘根错节”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事情复杂,不易分解。

【书证】

  • 01.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无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

蟠根错节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蟠根错节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ēn), 木部,共10画

1、根 [ gēn ]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如:~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如:~底。~基。墙~儿。

事物的本源。如:~源。~由。~本。知~知底。

彻底。如:~除。~究。~治。

依据,作为根本。如:~椐。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如:两~筷子。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如:氨~。硫酸~。

读音(jiéjiē), 艹部,共5画

1、节 [ jié ]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两~车厢。

段落,事项。如:~~(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如:~气。~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如:~日。

礼度。如:礼~。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如:~奏。~拍。~律。

操守。如:~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如:~省。~制。开源~流。

略去,简略。如:~选。~录。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如:符~。使~。

姓。

2、节 [ jiē ]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读音(pán), 虫部,共18画

1、蟠 [ pán ]

屈曲,环绕,盘伏。如:~蜿。~萦。~结。~踞(亦作“蟠据”)。~道。~龙。~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虎踞。

读音(cuò), 钅部,共13画

1、错 [ cuò ]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如:差~。过~。~讹。~谬。~觉。~怪。不~。~爱。将~就~。

交叉着。如:交~。~乱。~杂。~综(纵横交叉)。~动。~落(交错纷杂)。盘根~节。

叉开。如:~开。~车。~过机会。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如:它山之石,可以为~。

打磨玉石。如:攻~。

镀金、银,涂饰。如:~金。~银。~彩镂金。

蟠根错节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