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nchùzhīzhēng

蛮触之争

拼音mán chù zhī zhēng

注音ㄇㄢˊ ㄔㄨˋ ㄓ ㄓㄥ

繁体蠻觸之爭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蛮触相争 蛮争触斗

蛮触之争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蛮:蛮氏;触:触氏。
《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例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下卷:“蛮触之争,要于兴、观、群、怨,丝毫未有当也。”

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蛮触之争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比喻所争者小。见“蛮触相争”条。

蛮触之争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

蛮触之争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蛮触之争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之 [ zhī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zhēng), ⺈部,共6画

1、争 [ zhēng ]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如:~夺。竞~。~长论短。

力求实现。如:~取。~气。~胜。

方言,差,欠。如:总数还~多少?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如:~不。~知。~奈。

读音(mán), 虫部,共12画

1、蛮 [ mán ]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如:野~。~横( hèng )。~不讲理。

愣,强悍。如:一味~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如:~荒。

方言,相当于“很”如:~好。

读音(chù), 角部,共13画

1、触 [ chù ]

抵、顶。如:抵~。“羝羊~藩,赢其角”。

碰,撞。如:~礁。~电。~动。~摸。~发。~犯。~怒。

遇着。如:接~。~觉( jué )。~目惊心。~角( jiǎo )。~景生情。~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如:感~。忽有所~。

蛮触之争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