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guǎng

通衢广陌

拼音tōng qú guǎng mò

注音ㄊㄨㄥ ㄑㄩˊ ㄍㄨㄤˇ ㄇㄛˋ

繁体通衢廣陌

感情中性成语

通衢广陌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

出处唐・牛僧儒《玄怪录・崔绍》:“二使者押绍之后,通衢广陌,杳不可知际,行五十许里。”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觉得先走的倒都是平如砥、直如绳的通衢广陌,一片太阳光照着马蹄蹴起的香尘,一闪一闪的发出金光。”

通衢广陌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四通八达的大道和空旷的小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八・东坡一》:“譬夫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

通衢广陌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通衢广陌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广

读音(guǎngānyǎn), 广部,共3画

1、广 [ guǎng ]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如: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

多。如:大庭~众。

扩大,扩充。如:推~。~开言路。

2、广 [ ān ]

同“庵”。草屋。清桂馥《説文解字義證•广部》:“馥謂广即庵字,隸嫌其空,故加奄,變象形為諧聲。”元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

3、广 [ yǎn ]

依山崖建造的房屋。《説文•广部》:“广,因广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灝注箋:“因厂為屋,猶言傍巖架屋。此上古初有宫室之為也。”宋李誡《營造法式•總釋上•宫》:“因巖成室謂之广。”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因獻楊常侍》:“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屋脊。《古今韻會舉要•琰韻》:“广,《增韻》:‘棟頭曰广。’”

读音(qú), 彳部,共24画

1、衢 [ qú ]

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如:通~。

树枝分错、分岔。

地名,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

姓氏。

读音(tōng), 辶部,共10画

1、通 [ tōng ]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如:~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懂得,彻底明了。如:~晓。~彻。~今博古。~情达理。

传达。如:~令。~讯。~报。~告。~知。~缉。~谍。

往来交接。如:~敌。~商。~邮。~融。~假( 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

普遍、全。如:~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如:~奸。私~。

读音(mò), 阝部,共8画

1、陌 [ mò ]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如:阡~。~上。~头(路边)。~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

生疏,不熟悉。如:~生。

市中街道。如:街~。

通衢广陌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