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óngxīnsuǒ

从心所欲

拼音cóng xīn suǒ yù

注音ㄘㄨㄥˊ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ㄩˋ

繁体從心所欲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随心所欲

从心所欲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

例子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从心所欲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从心所欲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即“随心所欲”。见“随心所欲”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随心所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随心所欲”原作“从心所欲”,见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一书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自相问答的言语,由孔门后学记录而成,为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养进程,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而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明了事理而无所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运行的自然法则,六十岁时能聆听并了解他人话中的真义,七十岁时则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会逾越法度。”由孔子这段话可以得知,当人修养到极致,万事万物的道理了然于胸,自身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运行的法则,而不会有所违逆。可知“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终目标。“随心所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后来在使用这句成语时,有时会转用于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负面表述。

【书证】

  • 01.《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源)
  • 02.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为人只恐身无艺,暂时间未从心所欲。金埋土,也须会离土。”

从心所欲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do as one pleases(follow one's own inclination)

从心所欲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cóngzòng), 人部,共4画

1、从 [ cóng ]

跟随。如:愿~其后。

依顺。如:顺~。盲~。~善如流。

采取,按照。如:~优。

从事;参加。如:~业。~政。投笔~戎。

由,自。如:~古至今。~我做起。

跟随的人。如:侍~。仆~。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次要的。如:主~。~犯。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姓。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心 [ xīn ]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如:~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如:~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如:~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读音(suǒ), 户部,共8画

1、所 [ suǒ ]

处,地方。如:住~。哨~。场~。处~。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如:研究~。派出~。

量词,指房屋。如: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如:~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为人~敬。

姓。

读音(yù), 欠部,共11画

1、欲 [ yù ]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如:~念。~望。~火。食~。情~。禁~。纵~。

想要,希望。如:~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需要。如:胆~大而心~细。

将要。如: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婉顺的样子。

从心所欲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