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éngtóugòumiàn

蓬头垢面

拼音péng tóu gòu miàn

注音ㄆㄥˊ ㄊㄡˊ ㄍㄡˋ ㄇㄧㄢˋ

繁体蓬頭垢面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不修边幅 囚首垢面

反义词眉清目秀 风仪秀整

蓬头垢面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
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

出处《魏书・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富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

正音”,读作“péng”,不能读作“féng”;“”,读作“gòu”,不能读作“hòu”。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见“不修边幅”。

故事 北魏时期,回族人封轨为人正直,喜欢学习,对儒家经典特有研究,他十分注意修饰打扮,有个不修边幅的文人说有学问的人都不注重打扮。封轨回答道:“品行好的人更应注重整洁,并不是蓬头垢面的人才能做贤人的。”那人悻悻而归。

蓬头垢面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形容人头发散乱、面容肮脏的样子。语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不修边幅

【典源】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1]中,[2]大将军[3]病,[4]侍疾,亲[5]药,[6][7],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注解

[1]阳朔:汉成帝的年号(公元前24—前21)。

[2]世父:称谓。称嫡长的伯父。今用为伯父的通称。

[3]凤:即王凤(?∼公元前22),字孝卿,汉东平陵人。孝元皇后兄长。成帝立,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氏子弟分别位居要津,掌握朝政,至王莽代汉,建立新朝。

[4]莽:即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东平陵人。孝元皇后的姪儿。先为大司马,以恭俭收人望,平帝立,元后临朝称制,委政于莽,号安汉公。后假禅让之名,篡汉自立,国号新,法令烦苛,光武起兵讨之,王莽兵败被杀,在位十五年。

[5]尝:同“”,辨别滋味。

[6]乱首:头发散乱。

[7]垢面:污秽不洁的面容。

【典故】

“蓬头垢面”原作“乱首垢面”。《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记载,汉成帝阳朔年间,王莽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生病,他在一旁服侍时,药都是自己尝过后才端给王凤喝,也无心整理容貌,任由头发散乱、脸面污秽,一连几个月都没脱衣服上床休息。后来“蓬头垢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原文的“乱首垢面”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头发散乱、面容肮脏的样子。

【书证】

  • 01.《魏书・卷三二・封懿列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0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子则草𪨗麤衣,蓬头垢面,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
  • 03.元・杨讷《刘行首》第一折:“我这般穷身泼命谁瞅问,蓬头垢面粧痴钝。”
  • 04.《聊斋志异・卷二・侠女》:“叩良久,女始蓬头垢面自内出。启而入之,则复阖之。入其室,则呱呱者在床上矣。”
  • 05.《红楼梦》第七七回:“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那犯人当中,有七八个蓬头垢面的,那都不必管他。”

【用法】

语义形容人头发散乱、面容肮脏的样子。贬义。

类别用在“仪表不雅”的表述上。

例句

蓬头垢面地出席正式场合,是很失礼的事。

蓬头垢面,脸没洗,牙没刷,就赶去上课了。

她失恋后,总是蓬头垢面,再也提不起劲打扮了。

禁不起失败的打击,他整天蓬头垢面,失魂落魄。

为了突破演技,他在新戏里饰演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

破产后,他蓬头垢面,一身褴褛,完全看不出来之前曾是个挥金如土的富家子。

蓬头垢面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filthy appearance
  2. 髪(かみ)がぼうぼうと乱(みだ)れ顔は垢(あか)だらけである
  3. ein verwahrlostes ǎuβeres haben(ungekǎmmt und ungewaschen)
  4. с растрёпанной головой и грязным лицом

蓬头垢面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蓬头垢面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òu), 土部,共9画

1、垢 [ gòu ]

污秽,脏东西。如: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同“诟”。

读音(tóutou), 大部,共5画

1、头 [ tóu ]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如:~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 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如:留~。剃~。

物体的顶端。如: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如: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如: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如:~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如:~等。~生。

首领。如:~子。~目。

方面。如: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如:~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如: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如:三~五百。

( tou )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 tou )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读音(péng), 艹部,共13画

1、蓬 [ péng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如:~门。~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户瓮牗。~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散乱。如:~乱。~松。~头垢面。

茂盛,旺盛。如:~勃。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如:一~凤尾竹。

读音(miàn), 面部,共9画

1、面 [ miàn ]

头的前部,脸。如:脸~。颜~。~目。~~相觑。

用脸对着,向着。如:~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事物的外表。如: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方位,部分。如:前~。反~。片~。全~。多~手。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鼓。

会见,直接接头的。如: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如:平~。曲( qū )~。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

粉末。如:药~儿。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如:~条。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如:这种瓜很~。

蓬头垢面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