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zhāng

七步成章

拼音qī bù chéng zhāng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七步之才 七步成诗 七步奇才

七步成章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同“七步成诗”。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

例子休道是七步成章。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

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还嫌七步成章太慢,又要求应声作诗。

七步成章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compose a poem within the time required for taking seven steps

七步成章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章”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章”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七步成章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qī), 一部,共2画

1、七 [ qī ]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读音(chéng), 戈部,共6画

1、成 [ chéng ]

做好,做完。如:~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如:~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如:长~。变~。

可以,能行。如:~,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如: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如:~年累( 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如:~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如: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读音(bù), 止部,共7画

1、步 [ bù ]

行走。如:~兵。~行( 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如:~韵。~其后尘。~武前贤。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如:~伐。~测。寸~难行。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如:~骤。初~。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同“埠”,多用于地名。

姓。

读音(zhāng), 音部,共11画

1、章 [ zhāng ]

歌曲诗文的段落。如:~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条目,规程。如:~程。~法。简~。党~。约法三~。

修理。如:杂乱无~。

花纹,文采。如:黑质而白~。

戳记。如:图~。盖~。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如:袖~。领~。徽~。像~。

奏本。如:奏~。本~。

同“彰”,彰明。

姓。

七步成章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