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igānshílàn

海干石烂

拼音hǎi gān shí làn

注音ㄏㄞˇ ㄍㄢ ㄕˊ ㄌㄢˋ

繁体海乾石爛

近义词海枯石烂

海干石烂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即“海枯石烂”。见“海枯石烂”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海枯石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海枯石烂”系由“海枯”及“石烂”二语组合而成。 “海枯”是出自唐・杜荀鹤〈感寓诗〉,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对人心难测有感而发,他认为海干枯了,终有见底的一天,而人一直到死都很难了解他们的内心。 “石烂”则是出自唐・杜牧〈题桐叶〉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重游故地时引发的感伤,用石头风化粉碎、松木变成柴火表示时间推移、世事无常。后来这二语被合用成“海枯石烂”,形容历时长久、意志坚定。如金・元好问〈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词:“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又〈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至《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觉得这事作得海枯石烂,云净天空,何等干净解脱,胸中十分痛快。”则以“海枯”表示干净澈底,“石烂”表示不留痕迹。这种意义现在少用。

【书证】

  • 01.宋・王奕〈法曲献仙音・九曲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海干石烂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海干石烂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āngàn), 干部,共3画

1、干 [ gān ]

触犯,冒犯,冲犯。如:~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禄。~仕。

关连,涉及。如:~系。互不相~。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如:大动~戈。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天~。~支。

涯岸,水边:“河之~兮”。

个数。如:若~。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如:~燥。~柴。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如:饼~。豆腐~。

枯竭,尽净,空虚。如:~尽。~杯。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如:~着急。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如:~亲。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如:我又~了他一顿。

〈方〉慢待;置之不理。如:把客人~在一旁。

〔~将( jiàng )〕古剑名。

姓。

2、干 [ gàn ]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如:树~。躯~。~线。

做。如:~事。说~就~。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如:~才。~员。~练。

方言,坏、糟。如:事情要~。

读音(hǎi), 氵部,共10画

1、海 [ hǎi ]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如:~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如:青~。中南~。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如:~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如:人山人~。火~。

漫无目标地。如:~骂。~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如:~棠。

特指中国上海。如:~派。

姓。

读音(làn), 火部,共9画

1、烂 [ làn ]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如:~糊。煮~。

程度极深。如:台词背得~熟。

东西腐坏。如:腐~。

灼伤。如:焦头~额。

崩溃,败坏。如:敌人一天天~下去。

破碎。如:破~。~纸。

头绪杂乱。如:~摊子。

明,有光彩。如:~银枪。~漫。

读音(shídàn), 石部,共5画

1、石 [ shí ]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如:金~。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

中文部首。如:石部

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

2、石 [ dàn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海干石烂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