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n

颠扑不破

拼音diān pū bù pò

注音ㄉㄧㄢ ㄆㄨ ㄅㄨˋ ㄆㄛˋ

繁体顛撲不破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牢不可破 坚不可摧 不刊之论 无可辩驳 勿庸置疑

反义词不攻自破 漏洞百出 不堪一击 荒谬绝伦

颠扑不破的意思

折叠 展开

颠:跌倒;扑:拍打。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形容理论、学说等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何况六斤比伊的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的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这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实例。(鲁迅《呐喊 风波》)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颠扑不破”和“牢不可破”;都有“很坚固;不能损坏”的意思;但在用法上区别明显。“颠扑不破”偏重在“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多用于真理、学说、原则、原理、理论或事实等方面;“牢不可破”偏重在“极其坚固;无法摧毁”;多在友谊、团结、联盟等方面。

颠扑不破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无论怎么摔打都不破。比喻理论真确可靠,永远不能被改易或推翻。◎语出宋・朱熹〈与张钦夫书〉其二。△“牢不可破

【典源】

宋・朱熹〈与张钦夫书〉其二(据《朱子文集》卷三○引)

明道先生曰:“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 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 [1]、无病败耳。 高明之意,大抵在于施为运用处求之,正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也,而于优游涵泳之功似未甚留意。

注解

[1]渗漏:喻指文字、语言的破绽。

《朱子语类・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义》

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句,颠扑不破

【典故】

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闽学的创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诗集传》和《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来历朝学子必读的教科书。其学说源自北宋的程颢、程颐,故后人常以“程朱学派”称之。典源摘自朱熹写给张钦夫的书信,内容提到关于心性方面的修养工夫:若要导正心性,则必须循著致知、诚意的次序,从中下功夫,才能达到“心无时不虚”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则动静如一,不偏于任何一处。程颢也曾经说过:如果可以从身体力行中体会并且得到乐趣,到达此一境界后,就不必害怕无法把持心性。朱熹赞同程颢所言,认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会被推翻,没有任何破绽、缺点的真理。典源又见《朱子语类・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义》。内容则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颐)主张的“性即理也”以及横渠先生(张载)所主张的“心统性情”二句理论深远,是永远不会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颠扑不破”一语。后来“颠扑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比喻理论真确,永远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书证】

  • 01.宋・朱熹〈与张钦夫书〉其二:“明道先生曰:『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源)
  • 02.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义》: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句,颠扑不破!(源)
  • 03.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卷二・世家》:“乃悟世家二字,千古唯孔氏颠扑不破。”
  • 04.清・梁章巨《楹联丛话・卷四・庙祀下》:“潮州双忠祠,祀张、许二公,联云:『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本色语,颠扑不破。”
  • 05.《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用法】

语义比喻理论真确可靠,永远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类别用在“稳定坚固”的表述上。

例句

达尔文的进化论至今仍旧颠扑不破

庄子的寓言故事蕴藏著许多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

地圆说屡经检验而颠扑不破,如今已为世人所公认。

“生活是文学的根源”这句话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

道理人人会说,禁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种学说唯有经过正反两面不断地辩证,方能得到颠扑不破的结论。

许多古人认为颠扑不破的思想观念,在今日科学的检验之下,都被证实是错误的。

【辨识】

同义“颠扑不破”及“牢不可破”都有无法动摇、摧毁的意思。

异义“颠扑不破”侧重于真确,故多用在学说、理论等;“牢不可破”侧重于坚固,用于一般事物或意志、态度。

例句
颠扑不破牢不可破例句
达尔文的进化论至今仍旧颠扑不破
那座城堡以牢不可破的严密防御系统闻名于世。

颠扑不破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ruth of theory stands despite time and argument.
  2. 正(ただ)しくて永久(えいきゅう)にくつがえすことができない
  3. irréfutable(irrécusable)
  4. unwiderlegbar(unbestreitbar)
  5. непрелóжный

颠扑不破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颠扑不破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pū), 扌部,共5画

1、扑 [ pū ]

轻打,拍。如:~粉。~蝇。~打。

击拂的用具。如:粉~。

冲。如:~灭。~救。

相搏击。如:相~。~跌。

跌倒。如:~地。

伏。如:~在桌上看书。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读音(pò), 石部,共10画

1、破 [ pò ]

碎,不完整。如: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

分裂。如:~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

使损坏。如:~坏。~损。

超出。如:~例。~格。

花费,耗费。如:~费。~财。~产。

打败,打垮。如:~阵。~门。攻~。

揭穿。如:~案。~译。~获。

读音(diān), 页部,共16画

1、颠 [ diān ]

头顶。如:华~。

最高最初的部分。如:~末(本末)。山~。

倾倒,跌。如:~沛。~倒( dǎo )。~踬。~覆。~扑不破。

上下跳动。如:~簸。

同“癫”,精神错乱。

颠扑不破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