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涸泽而渔

拼音hé zé ér yú

注音ㄏㄜˊ ㄗㄜˊ ㄦˊ ㄩˊ

繁体涸澤而漁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杀鸡取卵 竭泽而渔

反义词从长计议

涸泽而渔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宋书·袁淑传》

涸泽而渔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即“竭泽而渔”。见“竭泽而渔”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竭泽而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载,春秋时,晋国将要和楚国开战。国君晋文公非常忧心,问大臣咎犯说:“敌军人数比我们多,要如何应战呢?”咎犯回答:“我听说礼不厌繁,兵不厌诈,要打赢这场战争,仍然得靠诈术。”文公将咎犯的建议告诉雍季,雍季说:“把泽水排光来捕鱼,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没有鱼可捕了;把草木烧光来打猎,一定可以捉到猎物,但明年就没有兽可以猎了。虽然这次用诈术应战,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没效了,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文公还是用咎犯的建议,打败了楚国。论功行赏的时候,雍季的功劳比咎犯高,大臣们劝谏说:“这次打了胜仗,全靠咎犯的计谋,但行赏却把他排在后面,也许不可以吧?”文公说:“雍季的话,是为国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议,却只是因应一时的情势,哪有把一时之务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后来“竭泽而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尽其所有,不留余地。

【书证】

  • 01.《宋书・卷七○・袁淑列传》:“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若浚风之舞轻箨,杲日之拂浮霜。”

涸泽而渔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drain the pond to get all the fish(kill the golden goose)

涸泽而渔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渔”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渔”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涸泽而渔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éshì), 氵部,共8画

1、泽 [ zé ]

水积聚的地方。如:大~。湖~。润~(潮湿)。沼~。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如:光~。色~。

恩惠。如: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洗濯。

汗衣,内衣。

2、泽 [ shì ]

古同“释”,解散。

读音(hé), 氵部,共11画

1、涸 [ hé ]

水干。如:干~。~泽。~竭。~辙之鲋(喻处境十分危难、急待救助的人)。

读音(yú), 氵部,共11画

1、渔 [ yú ]

捕鱼。如:~业。~翁。~村。~船。~网。~民。~汛。~歌。~火。竭泽而~。

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如:~夺。~利。~色(猎取美色)。

姓。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而 [ ér ]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如:从上~下。

涸泽而渔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