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chūnlái

腊尽春来

拼音là jìn chūn lái

注音ㄌㄚˋ ㄐㄧㄣˋ ㄔㄨㄣ ㄌㄞˊ

繁体臘盡春來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腊尽春回

腊尽春来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且说腊尽春来,到了正月初四日。”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春天来了。

例子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今当腊尽春来,寒暖交替之时,圣躬违和。”

腊尽春来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he early spring comes on after the end of the last month of the year.

腊尽春来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腊尽春来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ìnjǐn), 尸部,共6画

1、尽 [ jìn ]

完毕。如:用~。说不~。取之不~。

达到极端。如:~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如:~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都,全。如:~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2、尽 [ jǐn ]

极,最。如:~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如:~量( liàng )。~管。

都,全。

读音(chūn), 日部,共9画

1、春 [ chūn ]

一年的第一季。如:~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两性相求的欲望。如:~心。怀~。

生机。如:大地回~。

姓。

读音(lái), 一部,共7画

1、来 [ lái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如:~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从过去到现在。如:从~。向~。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如:~年。将~。~日方长。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如:二百~头猪。

做某个动作。如:胡~。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如:大家~动脑筋。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如:昨天他哭~。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如:上~。

表示发生。如:暴风雨~了。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如: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如:八月里~桂花香。

表示语气,归去~兮!

姓。

读音(làxī), 月部,共12画

1、腊 [ là ]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如:~肉。~鱼。~味。

姓。

2、腊 [ xī ]

干肉:“噬~肉,遇毒。”

晾干:“燃得而~之以为饵。”

皮肤皴皱。

腊尽春来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