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jià

齐驱并驾

拼音qí qū bìng jià

注音ㄑㄧˊ ㄑㄩ ㄅㄧㄥˋ ㄐㄧㄚˋ

繁体齊驅並駕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并驾齐驱 方驾齐驱 并辔齐驱

齐驱并驾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同“并驾齐驱”。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至于各地各洞的地仙散仙,以及各处各山的妖魔鬼怪,最高的不过和他齐驱并驾罢了。”

齐驱并驾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即“并驾齐驱”。见“并驾齐驱”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并驾齐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南朝文人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主要在论述文章的体制以及文学源流、原理、批评方法等,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有很深远的影响。其中〈附会〉一篇阐述文章结构要首尾一贯,文意要紧密充实的写作道理。说明写文章必须先构思文章的架构,因为文章并没有固定的格式规范,写作时的思绪也是变化多端,如果一开始不先做好全面的安排,文意一定会相当混乱,也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所以一定要先认识文章的条理。刘勰用驾驭马车来比喻构思的重要性:“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意思是说:这就有如四匹马拉车,每匹马的力道不一,但缰绳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样和谐的话,四匹马就能齐头并进,车毂也能控制好轮辐,让车子快速前进。“并驾齐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彼此实力相当,不分轩轾。

【书证】

  • 01.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七:“取退之〈南山〉诗读之,若可齐驱并驾也。”
  • 02.《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虽灿烂可观,尚不足与他国齐驱并驾。”

齐驱并驾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step for step(run neck and neck)

齐驱并驾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齐驱并驾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ìngbīng), 干部,共6画

1、并 [ bìng ]

合在一起。如:~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如:~驾齐驱。~重( zhòng )。~行( 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如:~不容易。

2、并 [ bīng ]

bīng ㄅㄧㄥˉ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读音(qū), 马部,共7画

1、驱 [ qū ]

赶牲口。如:~马。~策。~驰。

赶走。如:~动。~赶。~寒。

强行、逼迫。如:~使。~遣(a.强迫;b.赶走;c.消除,排除情绪)。

快跑。如:并驾齐~。先~。前~。

读音(jià), 马部,共8画

1、驾 [ jià ]

把车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车或农具)如:~车。~辕。

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如:车~。法~(帝王车乘的一种)。

使开动,操纵。如:~驶。~机。~驭(亦作“驾御”)。

在……上面,超出。如:~云。凌~(高出、压倒谁或什么)。

对人的敬辞。如:大~。尊~。劳~。~临。

读音(qíjìzīzhāi), 齐部,共6画

1、齐 [ qí ]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如:~整。参差不~。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如:见贤思~。河水~腰深。

同时;同样;一起。如:~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全;完全。如:~全。人到~了。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中国朝代名。如:南朝~。北朝~。

2、齐 [ jì ]

调剂。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药剂。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界限;分际。如:百年,寿之大~。

成功;成熟。如:事能得~。后作“济”。

3、齐 [ zī ]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4、齐 [ zhāi ]

同“斋”。

斋戒。如:~三日而后行。

庄敬。如:~庄。~严。

齐驱并驾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