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liú

对答如流

拼音duì dá rú liú

注音ㄉㄨㄟˋ ㄉㄚˊ ㄖㄨˊ ㄌㄧㄡˊ

繁体對答如流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巧舌如簧

反义词支支吾吾 笨嘴拙舌 才疏口拙

对答如流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唐・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例子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问君能有几多愁 (谜底:对答如流)

对答如流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应对如流”。见“应对如流”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应对如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应对如流”原作“应答如流”。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十二岁时,随父亲到洛阳。孔融听说李膺自命不凡,非世家通好者不见,就想要见见李膺,看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的世交,烦请通报一声!”守门人禀告李膺后,李膺答应接见孔融。李膺见了孔融,问他说:“我和你并不相识,你怎么说我们是世交呢?”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义修养同等高深,我们当然是世交啊!”李膺对孔融敏捷的反应十分惊奇,觉得他是个人才,就跟他一起谈论百家经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对答流利,再也不轻视他是个小孩子了。后来“应对如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才思敏捷,对答流利。出现“应对如流”的书证如《晋书・卷三六・张华列传》:“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

【书证】

  • 01.《陈书・卷三三・儒林列传・戚衮》:“摛辞辩纵横,难以答抗,诸人慑气,皆失次序。衮时骋义,摛与往复,衮精采自若,对答如流,简文深加叹赏。”
  • 02.《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对答如流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nswer as quickly as the flowingof water
  2. すらすらと答える
  3. отвечáть без запинки

对答如流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1、如 [ rú ]

依照顺从。如:~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如: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如:~厕。

假若,假设。如:~果。~若。假~。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如:突~其来。

表示举例。如: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读音(duì), 寸部,共5画

1、对 [ duì ]

答,答话,回答。如:~答如流。无言以~。

朝着。如:~酒当歌。

处于相反方向的。如:~面。

跟,和。如:~他商量一下。

互相,彼此相向地。如:~立。~流。~接。~称( chèn )。~峙。

说明事物的关系。如:~于。~这事有意见。

看待,应付。如:~待。

照着样检查。如:核~。校( jiào )~。

投合,适合,使相合。如:~应( yìng )。~劲。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如:神色不~。

双,成双的。如: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平分,一半。如:~开。

搀和(多指液体)如:~水。

量词,双。如:一~鹦鹉。

读音(liú), 氵部,共10画

1、流 [ liú ]

液体移动。如:~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如:~转( 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传播。如:~言。~传。~芳。~弊。~毒。~行( xíng )。

指江河的流水。如:河~。江~。溪~。激~。奔~。

像水流的东西。如:气~。暖~。电~。

向坏的方面转变。如:~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如:~放。~配。

品类,等级。如:~辈。~派。

指不正派。如:二~子。

读音(dádā), ⺮部,共12画

1、答 [ dá ]

回话,回复。如:回~。对~。~辩。~复。~案。对~如流。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 huán )报别人。如:报~。~报。

2、答 [ dā ]

义同( dá ),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对答如流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