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ozhǐzhǎng

了如指掌

拼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注音ㄌㄧㄠˇ ㄖㄨˊ ㄓˇ ㄓㄤˇ

繁体瞭如指掌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一目了然 一清二楚 洞若观火

反义词一团漆黑 疑团莫释

了如指掌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了:了解;清楚。
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事物十分了解。

例子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如指掌了。(闻一多《冬夜评论》)

正音”,读作“liǎo”,不能读作“le”。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辨析了如指掌”和“一目了然”;都含有对情况清楚了解之意。但“了如指掌”偏重于表示了解得十分全面透彻;“一目了然”偏重于了解得十分容易、一看就懂的意思。

谜语 1. 失手 (谜底:了如指掌)
2. 熟手 (谜底:了如指掌)
3. 空手 (谜底:了如指掌)

故事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了如指掌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瞭,明白、清楚。指掌,指著自己的手掌。“了如指掌”表示对事情的了解如手掌般的清楚。语本《论语・八佾》。后用“了如指掌”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一目了然

【典源】

《论语・八佾》

或问[1]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解

[1]禘: 音,泛称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的各种重大祭典。

【典故】

鲁国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辅佐武王讨伐商纣,又协助成王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使天下大治。后来周天子为感念周公的功劳,于是特准鲁国于周公之庙举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祭。但是,因为一般人都不曾见过这样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进行方式,于是向孔子请教,但孔子不愿回答,便说:“不知也。”这是因为当时鲁国宗庙灵位配祀等名分颠倒,不合周礼,违逆了孔子对礼教的坚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谈这方面的问题。然后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这句话则是说:若真有人能说出禘礼的确实情况,那他就是个知礼的人,如此,则对于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像对自己手掌般清楚而且易于掌握。后来“暸如指掌”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书证】

  • 01.清・靳辅《文襄奏疏・卷五・治河题藳・善后事宜疏》:“圣谕一出,而事事精详确当,了如指掌。开臣愚蒙,救臣疏忽。”
  • 02.清・王坦《琴旨・卷下・变声清声辨》:“今以各弦度所得七清声之位,详载于各弦之下,列图如左,而正变、清浊之声固了如指掌矣。”
  • 03.《湖广通志・卷一○三・艺文志・序》引清・王新命〈太和山志序〉:“然则乌容无志,杨参议、王州守,一以关西名宿,一以临川才笔,力任斯举,苦心簝辑。山灵面目,星躔度数,殿宇人物,了如指掌。即无缘登谒者,展阅一过,恍如睹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之胜矣!”
  • 04.清・阎尔梅〈知人论〉:“其言之使利害情形大埶暸如指掌者,其人必留心攻守之术。”
  • 05.清・洪亮吉〈诸氏族谱序〉:“自春秋迄今二千年中,常聚族而居,或占一乡,或占一镇,即小有迁徙,亦不出数百里之外。……自唐宋以前,则闲有可放;元明以来,则世次秩然,了如指掌。”
  • 06.清・段玉裁〈潜研堂文集序〉:“先生始以辞章鸣一时,既乃研精经史。……古人姓字、里居、官爵、事实、年齿之纷繁、古今石刻画篆隶可订六书故实,可裨史传者,以及古九章算术,自汉迄今中西历法,无不了如指掌。”
  • 07.《荡寇志》第三三回:“(徐和)虽未出兵打仗,而战阵攻取之法,了如指掌。”

【用法】

语义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类别用在“了解透彻”的表述上。

例句

他很喜欢翻阅汽车杂志,对各厂牌的车了如指掌,是个标准的汽车迷。

这个森林像个迷宫一样,还好我们的原住民向导对它了如指掌,我们才不致迷失方向。

恐怕是有人泄露了军事机密,敌方才会对我们的战略了如指掌,看来这场仗是很难再打下去了。

这家咖啡厅的老板,对每个熟客喜好的口味了如指掌,而且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难怪大家一再光顾。

她老爱看些八卦杂志,所以对许多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一跟她聊起来,她就如数家珍地说个没完。

了如指掌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know something like the palm of one's hand(know as one know his ten fingers; know as well as a beggar knows his bag)
  2. 掌(たなごころ)を指す
  3. etwas so gut kennen wie seine eigene Hand(etwas wie seine Westentasche kennen)
  4. как свои пять пáльцев

了如指掌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了如指掌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liǎole), 乛部,共2画

1、了 [ liǎo ]

明白,知道。如:明~。一目~然。

完结,结束。如:完~。~结。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看不~。办得~。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如:那还~得!

2、了 [ le ]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如:写完~。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如:刮风~。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1、如 [ rú ]

依照顺从。如:~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如: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如:~厕。

假若,假设。如:~果。~若。假~。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如:突~其来。

表示举例。如: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读音(zhǐ), 扌部,共9画

1、指 [ zhǐ ]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如: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如:下了三~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如:~着。~画。~南针。~手画脚。

点明,告知。如:~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直立,竖起。如:令人发( fà )~(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如:~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zhǎng), 手部,共12画

1、掌 [ zhǎng ]

手心,脚心。如:~心。手~。脚~。鼓~。易如反~。

用巴掌打。如:~嘴。

把握,主持,主管。如:~管。~权。~勺。~柜。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如:鞋~。马~儿。

〔~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姓。

了如指掌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