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diǎnyǒu

有典有则

拼音yǒu diǎn yǒu zé

注音ㄧㄡˇ ㄉㄧㄢˇ ㄧㄡˇ ㄗㄜˊ

繁体有典有則

感情中性成语

有典有则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典:制度;则:法则。
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出处唐・刘穆之《卢公清德颂》:“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有典有则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有法典规则可依循。《唐・刘穆之・洛州荥阳县头陀逸僧识法师上颂圣主中兴得贤令卢公清德文》:“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有典有则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有典有则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diǎn), 八部,共8画

1、典 [ diǎn ]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如:~籍。字~。词~。经~。引经据~。

标准,法则。如:~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

指典礼。如:盛~。大~。

主持,主管。如:~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如:~卖。~押。~契。

姓。

读音(zé), 刂部,共6画

1、则 [ zé ]

模范。如:以身作~。

规程,制度。如:规~。总~。原~。细~。

效法。如:~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如:闻过~喜。

表示转折,却。如:今~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如:此~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如: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如:~甚(做什么)。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如:新闻两~。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1、有 [ yǒu ]

存在。如:~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如: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如:~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如:~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夏。~宋一代。

2、有 [ yòu ]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有典有则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