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óngbīng

穷兵黩武

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

注音ㄑㄩㄥˊ ㄅㄧㄥ ㄉㄨˊ ㄨˇ

繁体窮兵黷武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兴师动众

反义词偃武修文 解甲释兵 和平共处 解甲归田

穷兵黩武的意思

折叠 展开

穷:用尽;竭尽。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三国・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穷兵黩武,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

正音”,读作“dú”,不能读作“mài”。

辨形”,不能写作“”。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皓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他任用那些拍马屁的小人做大官,大兴土木,建豪华宫殿。同时还不断扩充军队,使军队的人数占百姓人数的十分之一,军费开支庞大,陆抗打败晋军的进攻后上书孙皓,让他不要再继续穷兵黩武。

穷兵黩武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穷兵”,用尽全部兵力。语本《孙膑兵法・威王问》。“黩武”,滥行攻伐。语本《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穷兵黩武”表示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

【典源】

穷兵”:《孙膑兵法・威王问》

[1]出,而弟子问曰:“[2][3],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4]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5]其忧矣。”

注解

[1]孙子:孙膑,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人,为孙武之后裔。学兵法于鬼谷子,同门庞涓嫉而藉法膑其足,欲使其隐而勿见;后得齐威王赏识,任为将军。齐、魏交战,困庞涓于马陵,万弩俱发,涓自刭而死,于是声名大噪。著有《孙膑兵法》。据《汉书・艺文志》所载,书凡八十九卷。今据近代出土之竹简本引录。

[2]威王:齐威王(?∼公元前343),姓田,名因齐,战国时齐国国君,齐桓公田午之子。曾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齐国大治,诸侯不敢加兵于齐者二十余年。自称为王,在位三十六年,卒谥威。

[3]田忌:生卒年不详,战国齐将。曾推荐孙膑于齐王。魏将庞涓攻赵都邯郸,田忌领兵围魏救赵,并用孙膑计大败魏军于桂陵。

[4]几:音,将近、差不多。

[5]齐三枼:齐国三代。枼,疑为“”。

黩武”:《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

初,公孙瓒知术诈,固止虞遣兵,虞不从,瓒乃阴劝术执和,使夺其兵,自是与瓒仇怨益深。和寻得逃术还北,复为袁绍所留。[1]既累为[2]所败,而犹攻之不已,[3]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4]瓒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积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瓒乃筑京于蓟城以备虞。虞数请瓒,辄称病不应。虞乃密谋讨之,以告东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瓒:公孙瓒(?∼公元199),字伯珪,东汉辽西令支人。曾令乌桓远窜塞外,又镇压黄巾军有功。后与袁绍相争冀州,兵败自焚而死。瓒,音zàn

[2]绍:袁绍(?∼公元202),字本初,东汉汝阳人。曾起兵讨董卓,后据河北,与曹操战于官渡,大败,发病而死。

[3]虞:刘虞(?∼公元193),字伯安,东汉东海郯人。董卓为政时,授大司马,封容丘侯。后讨伐公孙瓒,兵败被杀。

[4]禀假:俸给与借贷。假,音jiǎ,借贷、预支。

【典故】

“穷兵黩武”系由“穷兵”及“黩武”二语组合而成。 “穷兵”是出自《孙膑兵法・威王问》。《孙膑兵法》总结战国中期之前丰富的作战经验,继承孙武《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叙述进攻及布阵的运用方法,其中“以道制胜”是本书的重点。在〈威王问〉篇中,孙膑引述了“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这两句话,来说明“”也就是用兵的方法。这两句话说的是:在战争中,用兵没有做好防备的人一定会受伤,用尽全部兵力的人一定会招致灭亡。 “黩武”则是出自《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根据记载,节度使刘虞对公孙瓒原本就有些不满,后来又因为儿子刘和在公孙瓒阴谋下被袁术扣留做人质,仇怨就更深了。公孙瓒虽然几次和袁绍交战都吃败仗,但还是持续出兵攻打,刘虞一方面担心他用兵无度,任意发动战争,一方面又怕他势力过大掌控不住,所以不让他再度出兵。就这样两人结怨愈来愈深,最后刘虞发兵攻打公孙瓒,结果兵败,被诬陷想要谋反而遭处斩。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穷兵黩武”一个成语,用于表示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

【书证】

  • 01.《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 02.唐・吴竞《贞观政要・卷一・政体》:“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 03.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诗:“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 04.宋・田锡〈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自古制御番、戎,但在示之以威德。示之以威著,不穷兵黩武,不劳人费财;示之以德者,比之如犬羊,容之若天地。”
  • 05.清・钱缣益〈向言上〉:“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修明堂,议封禅。迨其后也,穷兵黩武,海内虚耗,儒效无闻焉。”

【用法】

语义表示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

类别用在“嗜武好战”的表述上。

例句

诸葛亮虽然通晓兵法,却非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

汉文帝的仁德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历史上多少穷兵黩武的帝王,最后都遭到推翻,下场凄惨。

军阀以穷兵黩武为能事,置天下苍生于不顾,令人切齿痛恨。

古代君王若是穷兵黩武,造成天下生灵涂炭,最后必导致民众抗暴而被推翻。

穷兵黩武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o wage war frequently
  2. やたらに武力(ぶりょく)を振(ふ)り回(まわ)す
  3. eine Aggressions und Kriegspolitik betreiben(kriegslüstern)
  4. 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 по любóму пóводу

穷兵黩武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穷兵黩武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1、兵 [ bīng ]

武器。如:~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如:~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读音(wǔ), 止部,共8画

1、武 [ wǔ ]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如:~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

勇猛,猛烈。如:英~。威~。~断。~士。~夫。

半步,泛指脚步。如:步~。踵~。行( xíng )不数~。

姓。

读音(qióng), 穴部,共7画

1、穷 [ qióng ]

缺乏财物。如:贫~。~苦。~则思变。

处境恶劣。如:~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达到极点。如:~目。~形尽相。~兵黩武。

完了。如:~尽。山~水尽。日暮途~。

推究到极点。如:~物之理。~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究。

读音(dú), 黑部,共20画

1、黩 [ dú ]

污辱,玷污。如:~货(贪财,贪污)。~誓。

随随便便,滥用。如:~武。~烦。

黑:“林木为之润~。”

穷兵黩武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