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ǐngzǒuxiǎn

挺鹿走险

拼音tǐng lù zǒu xiǎn

注音ㄊㄧㄥˇ ㄌㄨˋ ㄗㄡˇ ㄒㄧㄢˇ

繁体挺鹿走險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铤而走险 铤鹿走险

挺鹿走险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

出处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冒险。

挺鹿走险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铤而走险”。见“铤而走险”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铤而走险”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在春秋时代,晋、楚两国争当诸侯的盟主。据《左传・文公十七年》载,有一次晋国大会诸侯,却不见郑国来参加,因此怀疑郑国对晋有二心。郑国国君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国君说:我国虽小,但三年来多次朝见晋君,以人臣之礼相事,已尽了最大的诚意,但是你们还是怀疑我们的忠诚。现在我们郑国的处境是前头怕,后头也怕;既害怕楚国来攻,又担心晋国来犯,当我们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像被猎人追捕的鹿一样,为了活命,匆忙之间,无法审慎选择庇护之所。如果晋国过分威逼,郑国在穷途末路之余,即使会走上灭亡的下场,也会用全副兵力抗晋,或倒向楚国。后来“铤而走险”就从原文摘出,被用来指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

【书证】

  • 01.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二一・五代史・薛史书法回护处》:“势当骑虎难下之时,不得不为挺鹿走险之计。”

挺鹿走险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rush hastily into danger

挺鹿走险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险”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险”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挺鹿走险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tǐng), 扌部,共9画

1、挺 [ tǐng ]

笔直,突出。如:笔~。~进。~拔。~立。~秀。~括( guā )(衣服、衣料等平整)。~劲( jìng )。

伸直,凸出。如:~直。~起腰。

支撑。如:~节(坚持节操)。

很。如:~好。~香。

量词,用于挺直物。如:一~机关枪。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1、走 [ zǒu ]

行。如:~路。~步。

往来。如:~亲戚。

移动。如:~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往来运送。如:~信。~私。

离去。如:~开。刚~。出~。

经过。如:~账。~内线。~后门。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如:~气(漏气)。

失去原样。如:~形。~样。

古代指奔跑。如:~马。不胫而~。

仆人,“我”的谦辞。如: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读音(xiǎn), 阝部,共9画

1、险 [ xiǎn ]

可能遭受的灾难。如:危~。风~。冒~。探~。保~。铤而走~。

可能发生灾难的。如:~象。~情。~境。~峰。~恶。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如:~隘。~厄。~固。天~。

存心狠毒。如:~毒。阴~。

几乎,差一点。如:~胜。~些。

鹿

读音(lù), 鹿部,共11画

1、鹿 [ lù ]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

粗,粗劣。如:~裘。~布。~床。

姓。

挺鹿走险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