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gqiāo

旁敲侧击

拼音páng qiāo cè jī

注音ㄆㄤˊ ㄑㄧㄠ ㄘㄜˋ ㄐㄧ

繁体旁敲側擊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拐弯抹角

反义词直截了当 直言不讳

旁敲侧击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侧:旁边;击:敲打。
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从侧面含蓄表达。

例子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正音”,读作“cè”,不能读作“zé”。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辨析旁敲侧击”和“拐弯抹角”;都有“绕弯子”的意思。不同在于:“旁敲侧击”指不从正面点明;而从侧面曲折地进行;多用于讽刺和抨击;“拐弯抹角”指说话不爽快;绕弯子。

歇后语 1. 大洋鼓 —— 旁敲侧击
2. 打腰鼓的小伙子 —— 旁敲侧击
3. 扭秧歌打腰鼓 —— 旁敲侧击

谜语 1. 打锣 (谜底:旁敲侧击)
2. 打腰鼓 (谜底:旁敲侧击)
3. 打边鼓 (谜底:旁敲侧击)

旁敲侧击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而是用从旁比喻或暗示来表达。※语或出《聊斋志异・卷一二・新郑讼》清・但明伦・评。

【典源】

※《聊斋志异・卷一二・新郑讼》清・但明伦・评

事有难于[1]者,有得其[2]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真无[3]矣。所谓实心为政者,无论事之大小,皆得与民公此是非也。

注解

[1]骤明:突然明白。

[2]端倪:头绪。

[3]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皂,黑色。

【典故】

《聊斋志异》中叙述一则故事:有一个张姓商人,长年经商在外,由于思乡,就雇了一辆车带著钱财家当返乡。到了新郑这个地方,车夫去吃饭,张姓商人独自躺在车上看顾东西。某甲经过,看四下无人,抢走商人的钱财就跑,商人无法抵抗,只得一路追赶。某甲跑进村子一户人家内,商人不敢进去,就在短墙偷看。某甲放下东西,回头看到有人偷看,就把商人绑去见新郑令。商人向新郑令喊冤,说明原由。新郑令以为没有凭据,要二人先行回去。新郑令想到某甲拖欠税赋,要衙役去追讨,某甲即刻交钱,还说这是卖东西换来的钱。新郑令要衙役唤某甲的邻居来询问,某甲的邻居辩说不知,新郑令气得说:“你们一定是同伙的,我看非用刑不可!”邻人害怕了,马上招出某甲抢张姓商人钱的事实。新郑令记性超群,想到某甲欠税未还,才能破了这个案子。文末清人但明伦评论说:“有些事无法马上弄明白,但总会透露出一些端倪,口舌之争常是没有结论,非得运用一些方法,旁敲侧击,间接地探取实情,这样真相就能够明白了。”“旁敲侧击”指不从正面,而从旁去敲击。

【书证】

  • 01.《聊斋志异・卷一二・新郑讼》清・但明伦・评:“事有难于骤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真无皂白矣。”(源)
  •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这又不是了!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用法】

语义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而是用从旁比喻或暗示来表达。

类别用在“暗问曲探”的表述上。

例句

他最善于旁敲侧击,是公司里的包打听。

旁敲侧击地试探对方的立场后,才表明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有话直说,用不著这样旁敲侧击的。

经过旁敲侧击地打听后,这事的来龙去脉总算弄清楚了。

法官旁敲侧击,让狡猾的歹徒无法招架,终于俯首认罪。

这个案子法官以旁敲侧击的方法问案,案情终于水落石出!

对这么迟钝的人,你就干脆直说,不必旁敲侧击,白费工夫。

虽然他一直不肯说出她的行踪,但经过大家的旁敲侧击之后,终于知道她的藏身之处了。

旁敲侧击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in a roundabout way
  2. それとなくほのめかす
  3. s'exprimer à mots couverts(suggérer)
  4. versteckte Anspielungen machen(etwas durch die Blume sagen)
  5. говорить намёками

旁敲侧击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旁敲侧击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cèzèzhāi), 亻部,共8画

1、侧 [ cè ]

旁。如:~面。~影。~门。~室。~翼。~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

斜着。如:~重( zhòng )(偏重)。~射。~卧。~枝。~芽。辗转反~。

卑陋。如:~陋(a。偏僻简陋;b。指地位低下)。

2、侧 [ zè ]

同“仄”。

3、侧 [ zhāi ]

〔~歪〕倾斜,如“你看那人~~着走”。

(側)

读音(jī), 凵部,共5画

1、击 [ jī ]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如:~打。~鼓。~中( zhòng )。~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

攻打。如:~败。~毁。打~。声东~西。

碰,接触。如:撞~。目~。肩摩毂( gǔ )~(亦作“摩肩击毂”)。

读音(qiāo), 攴部,共14画

1、敲 [ qiāo ]

打,击。如:~打。~击。~诈。~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门砖。~骨吸髓。旁~侧击。

读音(pángbàng), 方部,共10画

1、旁 [ páng ]

左右两侧。如:~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其他,另外。如:~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

广,广泛。如:~征博引。

邪、偏。如:~门左道。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偏~。竖心~儿。

2、旁 [ bàng ]

bàng ㄅㄤˋ 古同“傍”,靠。

旁敲侧击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