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yuánběizhé

南辕北辙

拼音nán yuán běi zhé

注音ㄋㄢˊ ㄩㄢˊ ㄅㄟˇ ㄓㄜˊ

繁体南轅北轍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背道而驰

反义词有的放矢

南辕北辙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谜语 反其道而行之 (谜底:南辕北辙)

故事 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魏安王决定不打仗了。

南辕北辙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辕,大车前部套在牲口左右两边的木头,用以拖车。辙,车辆驶过留下的痕迹。“南辕北辙”指本要向南,但却驾车往北行,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比喻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典出《战国策・魏策四》。后亦用“南辕北辙”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驰,或比喻遥隔两地。△“背道而驰

【典源】

《战国策・魏策四》

[1]欲攻[2][3]闻之,[4][5][6],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7],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8]。』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9]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10],举欲[11]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12],王之动愈[13],而离[14]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魏王:指战国时魏国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详。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安厘,世称安厘王。

[2]邯郸:战国时赵国首都,地约当在河北省邯郸市。

[3]季梁:战国时魏国臣子,生卒年不详。

[4]中道而反:中途折回。反,通“”,回来。

[5]衣焦不申:衣服上的皱折不去整理,比喻匆忙。焦,因风吹日晒致使的卷曲皱折。申,通“”,伸展。

[6]头尘不去:满头的尘埃不去清除,比喻匆忙。

[7]大行:大路。行,音xíng

[8]之楚:往楚国去。之,往。楚,战国国名,地约当在今湖南、湖北、安徽、 浙江及河南南部,为当时地理位置最南的一国。

[9]用:旅费。

[10]霸王:古时称诸侯中最强大的为霸,拥有天下的为王。

[11]信:取信。

[12]广地尊名:扩充领土,提高声誉。广,扩充,动词。尊,提升,动词。

[13]数:音shuò,屡次。

[14]王:指称霸天下的王业。

【典故】

据《战国策・魏策四》载,战国时,魏国安厘王想要出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臣子季梁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从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劝阻。一回到魏国,季梁顾不得衣服的脏乱和满身的尘埃,便匆匆忙忙地赶去见安厘王,告诉他说:“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他要去楚国,却驾车往北方走。我问他说你要去南方的楚国,怎么会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说他有很快的马、很多的旅费、很好的马伕,所以绝对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实际上因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马愈快、旅费愈多、马伕愈好,反而使他离楚国愈远。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业,取信于天下诸侯,依仗著强大的军力去攻打赵国,想借此扩充领地,提高声望,其实这样的举动愈多,愈失信于天下,离成就霸王事业的心愿也就愈远,这不正如想到楚国却往北方走一样,永远达不到目的!”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南辕北辙”,用来比喻志向和行为背道而驰,现在凡是做“背道而驰”的事,都可以称为“南辕北辙”。另外,这句成语还可引申用来比喻遥隔两地。

【书证】

  • 01.清・赵翼〈上元后三日芷堂过访草堂次日梦楼亦至皆未有夙约也喜而有作〉诗其一:“鹊噪晴檐信有因,南辕北辙聚兹晨。”
  • 02.《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读书后》:“案:晁公武《读书志》每书皆详其卷数、撰人以及源流本末,世贞此书,……无一考证之语,与晁氏书南辕北辙。”
  • 03.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华表柱延陵挂剑》:“这四位名贤・与下官解带写诚,都如旧识,所恨南辕北辙,天各一方,从此回首中原,端的离多会少。”
  • 04.清・魏源〈书古微序〉:“南辕北辙,诬圣师心,背理害道,不可胜数。”

【用法】

语义比喻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

类别用在“正好相反”的表述上。

例句

想成功却又不努力,岂非南辕北辙

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做事如果无视客观环境,只凭主观想法,结果往往与事实的需求南辕北辙

做事情不但要有目标而且要讲方法,只讲目标不讲方法,南辕北辙怎么完成?

你一面急著想要减肥,一面却荤甜不忌,南辕北辙,难怪越减越肥,一点没有成效。

你嘴里说要实行爱的教育,可是动不动就要体罚,说的跟做的南辕北辙,教育的效果当然不彰。

要振兴经济,就必须开放门户,互通有无,现在却在操舞政治,闭关自锁,如此南辕北辙,民生怎能不凋敝,经济怎么不衰退呢?

语义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驰。

类别用在“毫不相干”的表述上。

例句

既然我俩想法南辕北辙,看来只有拆伙了。

他俩的个性南辕北辙,根本谈不拢。

在这件事上,我们想法南辕北辙,恐怕无法合作。

说了大半天,两个人的见解仍然南辕北辙,无法协调。

书中写官场与民间的认知差距,正看出了官与民之间的想法南辕北辙

语义比喻遥隔两地。

类别用在“分隔遥远”的表述上。

例句

他们夫妻一在大陆,一在国内,南辕北辙,总难聚在一起。

今夕何夕,大家竟可聚在一起;赶明儿,南辕北辙,又要各奔前程了!

南辕北辙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ry to go south by driving the chariot north-act in a way that defeats one's purpose(poles apart,poles asunder)
  2. 南(みなみ)へ行こうとして車を北に走(はし)らせる。行動が目的に反していることのたとえ
  3. seine Absichten (od. Plǎne) durch sein Tun ins Gegenteil verkehren

南辕北辙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辙”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南辕北辙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ěibèi), 匕部,共5画

1、北 [ běi ]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如:~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打了败仗往回逃。如:败~。

2、北 [ bèi ]

古同“背”,违背,违反。

读音(nánnā), 十部,共9画

1、南 [ nán ]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如:~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

姓。

2、南 [ nā ]

〔~无( mó )〕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读音(yuán), 车部,共14画

1、辕 [ yuán ]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如:~马。车~。驾~。南~北辙。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如:~门。行( xíng )~。

读音(zhé), 车部,共16画

1、辙 [ zhé ]

车轮压的痕迹。如:覆~。车~。南辕北~。

车行的一定路线。如:上下~。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如:~口。合~押韵。

办法,主意。如:没~了。

途径,门路。

南辕北辙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