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úzhīshào

箕裘之绍

拼音jī qiú zhī shào

注音ㄐㄧ ㄑㄧㄡˊ ㄓ ㄕㄠˋ

繁体箕裘之紹

近义词克绍箕裘

箕裘之绍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克绍箕裘”。见“克绍箕裘”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克绍箕裘”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礼记》是儒家典籍的一部分,为十三经之一,内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所记。书中所记载的,都是上古时期的礼俗仪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和上古时代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著时代变迁,实体的礼俗早己不合现代实用,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理念,却仍可作为后世的参考。在《礼记・学记》中提到,古时候好的铁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习缝合袍裘、兽皮,做为日后学习铸冶铁器的基础;而一个制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儿子要先学习用竹子、柳条来编制畚箕,为学习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后代子孙自然能够学会前人的技术,并发扬光大。后来“克绍箕裘”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能够继承父业,亦用于比喻能继承师业。

【书证】

  • 01.宋・张扩〈贺范内翰启〉:“侧闻雨露之颁,咸喜箕裘之绍。”

箕裘之绍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绍”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绍”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箕裘之绍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之 [ zhī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jī), ⺮部,共14画

1、箕 [ jī ]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如:~帚。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如:斗( dǒu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读音(shào), 纟部,共8画

1、绍 [ shào ]

连续,继承。如:~复(继承恢复)。~述(继承)。~世(连续几世)。

指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如:~酒。~剧。~兴师爷(这一职务旧时大多数由绍兴人担任;后来就称刀笔吏、讼棍为“绍兴师爷”,含贬义)。

读音(qiú), 衣部,共13画

1、裘 [ qiú ]

皮衣。如:狐~。集腋成~。

姓。

箕裘之绍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