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tūnshēng

衔泣吞声

拼音xián qì tūn shēng

注音ㄒㄧㄢˊ ㄑㄧˋ ㄊㄨㄣ ㄕㄥ

繁体銜泣吞聲

近义词忍气吞声

衔泣吞声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忍气吞声”。见“忍气吞声”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忍气吞声”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忍气吞声”原作“饮气吞声”。南北朝时,北魏将军尒朱荣作乱,汝南王拓跋悦遂南奔梁国,梁武帝萧衍尊他为魏主。梁朝的文书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写了一篇声讨尒朱荣的檄文,将汝南王一行人离乡背井,客居异地,试图反攻的决心表露无遗,内容大意是:“尒朱荣在北方拥兵自重,胡作非为,侵略我的故乡,我只好投奔梁国。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并且派兵助我讨伐逆贼。我与同伴们对家乡的沦陷,亲人的离散,感到无限的悲痛。我们强忍住这口气,立誓报仇雪恨,将叛贼尒朱荣歼灭,复兴宗族家园。”后来“忍气吞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受了气也强自忍耐,不敢作声抗争。

【书证】

  • 01.《陈书・卷二六・徐陵列传》引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兼年累载,无申元直之祈,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

衔泣吞声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衔泣吞声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tūn), 口部,共7画

1、吞 [ tūn ]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如:~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

兼并,侵占。如:~没( mò )。~并。~蚀。~占。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1、声 [ shēng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如:~音。~带。

消息,音讯。如:~息。不通~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如:~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名誉。如:名~。

音乐歌舞。如:~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读音(qì), 氵部,共8画

1、泣 [ qì ]

小声哭。如:~诉(哭着控诉)。抽~。哭~。涕~。

眼泪。如:饮~。~下如雨。~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读音(xián), 彳部,共11画

1、衔 [ xián ]

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如:~枚。燕子~泥。

含在心里。如:~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如:~命。

指前后相接。如:~接。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如:学~。军~。官~。

衔泣吞声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