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míng

金鼓齐鸣

拼音jīn gǔ qí míng

注音ㄐㄧㄣ ㄍㄨˇ ㄑㄧˊ ㄇㄧㄥˊ

繁体金鼓齊鳴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刀光剑影 金鼓连天

反义词偃旗息鼓

金鼓齐鸣的意思

折叠 展开

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
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例子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枕地,一路都是火把。(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

故事 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金”与“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是通行的,到了明朝时,有时也会金鼓齐鸣。

金鼓齐鸣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金钲和战鼓一齐响起。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水浒传・第十三回》:“将台上传下将令,早把红旗招动。两边金鼓齐鸣。”《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门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金鼓齐鸣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ll the gongs and drums are beating.

金鼓齐鸣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īn), 金部,共8画

1、金 [ jīn ]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如:黄~。~子。~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如:~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钱。如:现~。基~。挥~如土。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如:~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①钲声;②钟声)。~鼓(锣鼓)。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如:~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城汤池。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如:~鱼。~乌(太阳)。~龟。~丝猴。

中国朝代名。如:~代。

姓。

读音(míng), 鸟部,共8画

1、鸣 [ míng ]

鸟兽或昆虫叫。如:~啭。~唱。~叫。~禽。鸟~。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如:~响。~奏。孤掌难~。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如:~谢。~冤。百家争~。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读音(gǔ), 鼓部,共13画

1、鼓 [ gǔ ]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如:~乐( yuè )。~角( jiǎo )。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如: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如:~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如:~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如:~包。~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读音(qíjìzīzhāi), 齐部,共6画

1、齐 [ qí ]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如:~整。参差不~。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如:见贤思~。河水~腰深。

同时;同样;一起。如:~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全;完全。如:~全。人到~了。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中国朝代名。如:南朝~。北朝~。

2、齐 [ jì ]

调剂。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药剂。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界限;分际。如:百年,寿之大~。

成功;成熟。如:事能得~。后作“济”。

3、齐 [ zī ]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4、齐 [ zhāi ]

同“斋”。

斋戒。如:~三日而后行。

庄敬。如:~庄。~严。

金鼓齐鸣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