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

异军突起

拼音yì jūn tū qǐ

注音ㄧˋ ㄐㄩㄣ ㄊㄨ ㄑㄧˇ

繁体異軍突起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 别树一帜

异军突起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
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例子武昌树帜,余在沪读,值先烈陈英士先生异军突起(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正音”,读作“yì”,不能读作“yí”。

辨形”,不能写作“”。

故事 秦朝末年,东阳狱吏陈婴杀了东阳县令宣布起义,迅速壮大到二万多人。他们独树一帜,所有士兵一律用青色头巾裹头,显示是一支新起的与众不同的队伍。陈婴的母亲希望陈婴不要称王。正好项羽率军路过,陈婴加入项羽的部队。

异军突起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见“异军特起”条。如:“这些新手在比赛中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

异军突起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 new force suddenly coming to the force
  2. неожиданно выступить в качестве новой силы

异军突起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ūn), 冖部,共6画

1、军 [ jūn ]

武装部队。如:~威。~服。行( 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如:劳动大~。

读音(yì), 廾部,共6画

1、异 [ yì ]

不同的。如:~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分开。如:离~。~居。

另外的,别的。如:~日。~地。~国。~乡。~类。

特别的。如: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奇怪。如:惊~。诧~。怪~。

读音(tū), 穴部,共9画

1、突 [ tū ]

忽然。如:~然。~现。~发。~变。~如其来。异军~起。~兀。

超出,冲破,猛冲。如:~破。~围。~出。

烟囱。如:曲~徙薪。灶~。

读音(qǐ), 走部,共10画

1、起 [ qǐ ]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如:~床。~立。~居。~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如:~身。~运。~跑。

开始。如:~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拔出,取出。如:~锚。~获。

领取(凭证)如:~护照。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如:~伏。~劲。~色。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如:~风。~腻。~敬。~疑。~义。~诉。

长出。如:~痱子。

拟定。如:~草。

建造,建立。如:~房子。白手~家。

群,组,批。如:一~(一块儿)。

量词,指件,宗。如:一~案件。

自,从。如:~小儿就淘气。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想~。掀~。兴( xīng )~。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如:唱~来。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如:看不~。经得~检验。

异军突起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