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孔子的成语

共 574 个成语

出自孔子的成语有力不同科、文不对题、岂其然乎、一日三省、无可无不可、末由也已、大刀阔斧、隐居求志、水到渠成、既来之,则安之、千乘之国、兼人好胜、节用爱民、古今中外、群起攻之、喟然长叹、劳而不怨、曲径通幽、讦以为直、居敬穷理、载歌载舞、鲁卫之政、观者如堵、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名不正,言不顺、谲而不正、匏瓜徒悬、三人行,必有我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君子成人之美等等。 以下的列表是这些成语的解释。

力不同科

lì bù tóng kē

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

详细解释

文不对题

wén bù duì tí

文章的内容跟题目对不上。亦指言谈离开了主旨或答非所问。

详细解释

岂其然乎

qǐ qí rán hū

难道是这样吗?表示疑惑不定。

详细解释

一日三省

yī rì sān xǐng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详细解释

无可无不可

wú kě wú bù kě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详细解释

末由也已

mò yóu yě yǐ

指无方可遵,无章可循。

详细解释

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详细解释

隐居求志

yǐn jū qiú zhì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详细解释

水到渠成

shuǐ dào qú chéng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详细解释

既来之,则安之

jì lái zhī , zé ān zhī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详细解释

千乘之国

qián shèng zhī guó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详细解释

兼人好胜

jiān rén hào shèng

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详细解释

节用爱民

jié yòng ài mín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详细解释

古今中外

gǔ jīn zhōng wài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详细解释

群起攻之

qún qǐ gōng zhī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详细解释

喟然长叹

kuì rán cháng tàn

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详细解释

劳而不怨

láo ér bù yuàn

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详细解释

曲径通幽

qū jìng tōng yōu

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园林曲折幽深。

详细解释

讦以为直

jié yǐ wéi zhí

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形容人品奸诈虚伪。

详细解释

居敬穷理

jū jìng qióng lǐ

自处要谨慎严肃,办事学习要穷究事物的道理。

详细解释

载歌载舞

zài gē zài wǔ

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详细解释

鲁卫之政

lǔ wèi zhī zhèng

”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详细解释

观者如堵

guān zhě rú dǔ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详细解释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bǎo shí zhōng rì , wú suǒ yòng xīn

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详细解释

名不正,言不顺

míng bù zhèng , yán bù shùn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详细解释

谲而不正

jué ér bù zhèng

诡诈而不正派。

详细解释

匏瓜徒悬

páo guā tú xuán

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

详细解释

三人行,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 , bì yǒu wǒ shī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详细解释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 , miù yǐ qiān lǐ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详细解释

君子成人之美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

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详细解释